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厅长: 韩宏琪
党组成员、纪检监察组组长: 刘卫阳
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 波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康宁
党组成员、副厅长: 朱 磊
二级巡视员: 羌 薇
二级巡视员: 郭正强
二级巡视员: 王殿坤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产业政策、工业法规、运行监测、规划投资、科技动态、高新技术、节能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汽车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无线电管理信息化产业、招标监管、大数据、县域工业、非公经济、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盐业管理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我省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发布以及相关政策解读。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财务审计、人事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党建、老干部工作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工业和信息化厅的财务信息、人事考核、党建信息、退休干部关怀等相关工作内容

示范城市│苏州:筑牢实体根基 强健“苏州制造”

示范城市│苏州:筑牢实体根基 强健“苏州制造”

时间: 2023-07-14 16:26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苏州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深厚,产业创新集群建设迅速成势。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深刻指出,“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这为苏州持续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指明了方向。
殷殷嘱托,定向领航。苏州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锤炼实体经济“看家本领”,锻造强链补链延链“扎实功夫”,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着力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推动“数实融合”,全面打响“苏州制造”品牌,全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狠抓强链补链延链

通堵点接断点畅通“双循环”



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强链补链延链的重大要求,对苏州大力推动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互促共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苏州市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处处长柳绪宁说:“总书记对产业发展演进和实践逻辑的深刻洞见,为我们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他表示,苏州产业体系已呈现出产业创新集群引领的“三层结构”:战略产业层级的“四大产业创新集群”,细分产业层级的“重点细分领域”,细分行业的“专业特色创新园区”。依托这三层结构推动强链补链延链向纵深推进,促进优势产业重组与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和集聚,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苏州高铁新城党工委副书记、管理委员会主任沈一明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启迪未来、照亮前路。苏州高铁新城将推动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提升自主可控水平,聚焦关键技术、重点产品、研发机构、产业图谱,开展针对性更强的产业链招商,谋划未来产业;支持区域内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紧盯价值链高端环节,统筹好科研、制造、服务布局,推进产业链就近配套、创新链在地闭环,让更多总部资源、核心要素落地,为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基础。沈一明说,南天成路“智驾大道”周边已形成“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生态,智能网联汽车从技术研发走向规模化量产,持续围绕智能化、网联化补链,电动化、共享化强链,布局供应链辐射型、平台赋能型龙头,引领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集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指明方向。”太仓港口管委会口岸办主任束晨辉表示,围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打通堵点、接通断点”,太仓港将持续推动沪太两港在资本投资、港口运营、航线航班、引航机制等方面实现升级和突破;推进甬太两港在大宗商品海进江合作方面有更多优质项目落地见效;推进与省内外港口合作,打造精品航线、拓展海铁联运、创新物流模式。以特色鲜明的江海河联动发展和港口、铁路双枢纽,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万标箱大港,全力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
太仓高新区是太仓对德合作的先锋军和主阵地,中德(太仓)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管理办公室主任段月强表示,要按照总书记“不断创新吸引外资、扩大开放的新方式新举措”的要求,着力把太仓高新区打造成高质量经贸合作平台,重点吸引和集聚德国优质产业环节、高级人才和高端技术,加速高端产品和服务的本土化程度。搭建德企和民企相互配套,研发、资本和管理领域深入沟通交流的平台,形成正向联系互动,提升德企和民企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同时,推动太仓的对德合作从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生产本地化”向“创新本地化”延伸,促使本土的供应商、客户及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与德企建立更为紧密、更深层次的互动关系,并不断扩大创新成功共享,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
“总书记殷殷嘱托苏州工业园区要继续扩大国际合作,努力打造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孙扬澄表示,中新关系已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园区要更大力度推动中新合作提质升级,对照中新自贸协定升级版等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先行先试,依托中新理事会等平台开展对上政策争取,深化与新加坡在绿色可持续、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新领域的前瞻性合作,引进新加坡绿色技术和企业共建中新绿色低碳示范园区,通过重大合作项目牵引增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同时,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创新,打造更便捷、更通畅、更宽广的中新“国际化走廊”,推动两地市场要素更加高效流动;加强联合创新,依托共建共享平台导入新加坡优质项目,融入全球创新链,营造国际一流开放创新生态。
苏州高新区产业招商中心总经理助理吴义成表示,作为长三角重要的日资高地,自1993年日本电波作为首家外商独资企业入驻以来,苏州高新区的日资企业已突破713家,占全区外资企业总数三分之一,并不断以高昂态势持续发展。面向未来,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不断拓展引资渠道,推动外贸创新发展。






锤炼实体经济“看家本领”

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体经济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根基,也是苏州的“看家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敖伟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领航定向、提供指引。“我们研发了全球首款屏下摄像技术、240Hz+超高刷新率技术、极致窄边框技术、全球首款柔屏柔用腕机等领先技术与创新产品。未来,企业将继续聚焦前沿技术,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坚持自主创新,加大研发力度,为新兴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创新力量。”
苏州创元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沈伟民表示,集团作为市属国企中唯一的制造业企业,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产业投资集团”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加速集团制造业数字化改造进程,着力培育发展生态主导型企业、龙头企业,力争通过3年到5年的努力,构建千亿级新能源智能网联商用车产业链、百亿级自主可控洁净环保产业,布局工业母机产业发展。
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表示,总书记到江苏考察调研,特别关注科技创新,强调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更是对民营企业以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备感振奋、催人奋进。“我们要把企业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发展大局,聚焦光纤通信,海洋能源和新产业新材料赛道,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填补国内空白,实现国产化替代,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推进向高端技术高端市场高端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以数字化赋能现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把中国制造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品牌,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民企科技强企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恒力集团副总经理陈秋荣表示,作为民营企业,要多想办法、多出点子、多挑担子。恒力通过20多年的探索努力,从石油产业下游向上游突破,成功打造了“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完整产业链,是国内外第一家打通该产业链的民营企业。“全产业链打通后,一是我们国家的企业在下游聚酯化纤、纺织行业里获得了定价权;二是产业链上下游发挥协同效应,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可以说,每一次打通产业链,既是突破生产原料被‘卡脖子’的现实需求,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做大做强做精的战略布局。”陈秋荣表示,目前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安全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恒力将紧紧围绕国家与行业所需谋篇布局,助力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数实融合”赋能“苏州制造”

加快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当前,苏州正抢抓数字经济新赛道主赛道。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信息化推进处处长汪晓亮表示,要贯彻总书记“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最新指示,鼓励具有一定数字化基础的企业加快模式创新,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推动传统制造模式向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驱动、以供应链协同为支撑的新模式转型。引导龙头企业加大产业链平台建设力度,提升平台技术和数据服务的赋能效应,加快打造以全产业链“数据采集—流动—集成—分析—应用”为核心的综合服务体系,形成一批供应链系统性解决方案,以工业互联网新发展赋能产业创新集群高质量发展,持续打响“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助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总书记高度关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令我十分振奋。”昆山市台协会会长孙德聪表示,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昆山台资制造业企业积极投身数字化改造大潮,截至目前,投资改造总金额超50亿元。“早在2021年,昆山市台协会便在大陆率先成立‘智改数转’功能委员会,之后还成立昆山市台协会数字赋能中心,以政府协同支持、协会运营管理、企业共建共享模式,助力台企数字化转型。”孙德聪说,昆山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将搭建集中服务平台,帮助台企解决数字变革过程中的技术和知识匮乏问题,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昆山市台企及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昆山广联发通信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汉信是一名在昆山创业的台胞,秉持“用智能改变城市生活最后一百米”理念,致力解决电梯安全问题,实现电梯监管数据化、智慧化和可视化。“总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重要讲话精神催人奋进。”蔡汉信说,他们将顺应科技时代发展潮流,立足市场、自主创新,为推动“数实融合”作出积极贡献。
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智能制造推进处处长吴年康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借鉴标杆企业重大的行业影响、领先的场景应用、可扩展的技术平台、新型的治理模式等理念,通过实施“智改数转”新三年行动方案,全面启动“数智领航”行动,推动制造业企业理念、组织、管理、技术、产品、服务和模式加速变革,打造企业广泛参与、要素支撑有力、平台赋能强劲、服务范围广泛、基础设施完备的数字化改造生态体系,持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来源:《苏州日报》7月13日第A02版报道,记者:宗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