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广州:发挥“四化”工作牵引和惠企效应,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能
6月7日上午,广州市“四化”工作专题培训会暨广州市“四化”服务基地启动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子五所)广州增城总部成功举办。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市直有关部门、各区政府分管领导代表及“四化”平台代表、企业代表及媒体代表等270余名嘉宾参会,大会还在云上赛宝APP平台同步直播,逾万人收看。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所长陈立辉在欢迎辞中表示,作为支撑政府、服务行业的国家级智库单位,电子五所将积极响应市里要求,深入一线支撑“四化”工作,主动承担四化线下服务工作,承接“四化”基地的建设。在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指导下,电子五所将凝心聚力推动“四化”服务基地加快落地建设,发挥电子五所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整合“四化”资源,将基地打造为资源枢纽、智力枢纽、服务枢纽,深度激发广州市制造业发展活力,释放“四化”转型潜能。
会上,广州市“四化”服务基地正式揭牌。电子五所将在增城总部提供7万平方米大楼作为服务基地物理载体,以可视化展示“四化”成果,感知产业态势,培育“四化”标杆,提供供需对接,进行产业培训,培育良好“四化”生态,纾转型之困、汇合作之力、聚创新之势,加速推进广州市新型工业化。
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高裕跃,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总工程胡志刚为广州市首批45家“四化”赋能重点平台授牌。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胡志刚与电子五所总工程师恩云飞共同发布了“穗智转”公共服务平台。
会上正式成立了广州市制造业“四化”促进联盟。联盟在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州市分公司、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共同发起,致力于赋能广州市制造业企业“四化”转型发展。
专题培训会阶段,高裕跃就“四化”政策进行了解读。高裕跃指出,企业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培育平台是手段,服务企业才是工作重心、任务核心。推动制造业“四化”转型升级,必须要做大平台、依托平台、用好平台,充分发挥平台的“第三方力量”作用赋能产业、服务企业,助力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工作。高裕跃指出,“四化”平台赋能企业提升专项行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众多主体,必须强化组织实施。一是建立完善工作机制;二是强化分类推进;三是强化要素支撑;四是强化动态评价;五是强化宣贯引导。下一步,将围绕《广州市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四化”平台专项行动赋能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若干措施》,全面实施“四化”平台赋能企业提升行动,为企业把脉问诊、开出处方、跟踪治疗、健康发展,力争全年支持不少于350家制造企业“四化”评估诊断项目,推动100家企业“四化”改造升级,打造50个“四化企业标杆”。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张增照、广汽集团大圣科技公司总经理黄侃、广州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副总经理张子昱分别围绕“把脉问诊,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四化改造”“四化金融创新平台”等内容进行了主题分享。
“十四五”时期,广州推进“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全力以赴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点聚焦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提升,大力实施四化赋能专项行动。随着本次广州市“四化”专题培训会顺利召开,广州市“四化”服务基地正式启用,广州市制造业“四化”促进联盟正式成立,将进一步发挥广州市“四化”工作牵引和惠企效应,力促制造业新型工业化,助力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6月9日,广州日报评论员张冬梅对于6月7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州增城总部成功举办的广州市“四化”工作专题培训会暨广州市“四化”服务基地启动会做了题为“厚植创新生态,加码制造业升级”的评论报道,具体内容如下:
6月7日,广州市“四化”工作专题培训会暨广州市“四化”服务基地启动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举行。广州市“四化”服务基地正式揭牌,并对外发布“穗智转”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广州市制造业“四化”促进联盟。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广州再出实招。“四化”即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提升,既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引擎,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从全国首创提出“四化”赋能专项行动,到广州市“四化”服务基地揭牌、广州市制造业“四化”促进联盟正式启动,广州培育优化“四化”发展生态,纾转型之困、聚创新之势,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能。
没有企业的茁壮成长,就没有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打造面向企业的“四化”服务综合性“医院”,提供转型咨询、解决方案、供需对接、场景案例等服务,解决企业“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难题——“四化”平台赋能企业强筋壮骨。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广州已免费为80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开展“四化”评估诊断,帮助企业找准“四化”转型发展薄弱环节,今年力争全年入企开展评估诊断超350家,推动100家企业“四化”改造升级,打造50个“四化”企业标杆。依托“四化”平台,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企业提质、增效、降本、降耗,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制造业发展才会更有后劲。
正如好田出优果,制造业提质升级需要更优的“四化”生态。日前,《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推进“四化”平台赋能企业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将集中资金重点支持“四化”平台为制造业企业“四化”转型提供“评估、规划、实施、优化”全流程专业服务,构建行业“四化”发展生态。
为此,要塑强平台,做大家底。既要激发存量活力,比如为提升积极性,此次活动为广州市首批入选的45家“四化”赋能重点平台进行授牌;也要挖掘增量潜力,譬如建立“四化”平台“资源池”,面向国内外长期征集遴选优质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等。加强协同创新,释放聚合效应。譬如,发挥广州市制造业“四化”促进联盟作用,协力建设优势产业“四化”转型“政产学研金服用”的创新生态,鼓励“四化”平台间优势互补、联合共建,行业上下游协同打造“四化”生态项目等。此外,还要打造良好政策环境,让平台受益、企业受用。譬如,对单个平台最高按已投入总额的30%给予支持,支持企业转型最高补助1亿元。厚植“四化”发展生态,平台优、企业好、产业强,制造业发展才能跑出加速度。
赋能产业、服务企业,“四化”平台不断壮大、生态持续优化,方能让制造业转型升级之路走得更稳、行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