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厅长: 韩宏琪
党组成员、纪检监察组组长: 刘卫阳
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 波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康宁
党组成员、副厅长: 朱 磊
二级巡视员: 羌 薇
二级巡视员: 郭正强
二级巡视员: 王殿坤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产业政策、工业法规、运行监测、规划投资、科技动态、高新技术、节能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汽车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无线电管理信息化产业、招标监管、大数据、县域工业、非公经济、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盐业管理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我省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发布以及相关政策解读。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财务审计、人事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党建、老干部工作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工业和信息化厅的财务信息、人事考核、党建信息、退休干部关怀等相关工作内容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时间: 2022-03-30 14:44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学习时报》撰文:大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肖亚庆在文中强调:对制造业发展而言,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为我们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形势严峻复杂,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意义重大而深远,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也是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

我们必须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创新驱动,夯实网络基础,促进融合发展,提升治理能力,大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领域,以5G、集成电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演进、群体突破、交叉融合,“技术—产业”交互迭代效应持续增强,正在深刻改变全球技术产业体系、世界经济发展方式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

“十三五”以来,我国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5G移动通信技术、设备及应用创新全球领先,智能手机等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集成电路、软件等领域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依然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在外部环境冲击下面临的风险隐患增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强调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

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体系化提升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高端芯片、传感器、通用处理器、关键基础软件等领域研发突破和迭代应用,提升区块链、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能力,加强量子信息、先进计算、未来网络等前沿技术布局,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把构建核心信息技术和产品生态体系摆在突出位置,推动行业企业、平台企业和技术服务企业跨界创新,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强化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根基
 
 

当前,信息基础设施正向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基础设施发展,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驱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信息基础设施持续优化,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全面完成,4G网络覆盖城乡,5G网络加快发展,累计建成5G基站91.6万个,5G手机终端连接数已经超过3.65亿个。我们要乘势而上、加强谋划、系统布局,着力构建以通信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和计算设施为核心、以融合基础设施为突破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

实施“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建设品质优良、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精品5G网络。实施5G应用创新行动计划,培育5G产业生态,系统拓展应用领域。深入推进网络提速提质。提升IPv6端到端贯通能力,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优化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布局。统筹布局绿色智能的数据与计算设施。

推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打造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区域大数据中心集群,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引导数据中心向高技术、高效能、低排放“两高一低”方向发展。构建多层次的计算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建设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大数据交易中心等设施,提升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同时,积极发展高效协同的融合基础设施,加快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

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普及应用,数据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正推动着实体经济发展模式、生产方式深刻变革。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对制造业发展而言,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发展制造业既要着力做大增量,更要注重优化存量,抓住具有较好成长性的产业和产业集群,通过新技术新应用延长、拓宽、挖深产业链,把既有优势培育成“参天大树”。

我们要认真贯彻“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部署,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弹性,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打造自主可控的标识解析体系、标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在重点领域和区域建设若干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5G 工业互联网”工程,推动工业企业和工业设备上云上平台。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突破智能制造装备关键短板,完善标准和服务体系,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协同平台,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开发和推广一批融合新兴技术的成熟解决方案。

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赋能行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