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厅长: 韩宏琪
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 波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康宁
党组成员、副厅长: 朱 磊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 勇
一级巡视员: 王殿坤
二级巡视员: 羌 薇
二级巡视员: 郭正强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产业政策、工业法规、运行监测、规划投资、科技动态、高新技术、节能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汽车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无线电管理信息化产业、招标监管、大数据、县域工业、非公经济、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盐业管理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我省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发布以及相关政策解读。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财务审计、人事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党建、老干部工作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工业和信息化厅的财务信息、人事考核、党建信息、退休干部关怀等相关工作内容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法治文选》第一卷,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实现新飞跃,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领导法治建设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历史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作出了重大原创性、集成性贡献,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文选》第一卷,收入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至2025年2月期间关于法治建设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按时间顺序编排,共有报告、讲话、演讲、指示、批示等69篇。部分著作是第一次公开发表。《习近平法治文选》第一卷的出版发行,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提供了权威教材,对于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开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11月11日,陕西镇坪鑫大地建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热火朝天景象,工作人员在对一块块天然板岩进行仔细加工,随后这些产品将被发往欧美地区。该公司是以板岩开采、加工及进出口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随着板岩产品在国外的知名度加快上升,企业在英国建设了海外仓,出口订单量实现稳步增长。“目前,我们年出口额达90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张轩说,“扩张市场经常需要出国参展,市场规模扩大后还需要购买更多原材料……这些都离不开流动性资金支持。”日前,中国银行安康分行通过“中小外贸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项目”,为该企业发放1000万元贷款资金,帮助企业轻装“出海”。“‘中小外贸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项目’由省商务厅、省财政厅联合建立,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作为合作银行参与实施。”中国银行安康分行普惠金融部主任张玥介绍,该项目通过财政资金补偿,分散原本仅由银行一方承担的风险,鼓励银行大胆支持外贸企业,扩大了金融支持中小外贸企业的范围。为解决企业“出海”面临的资金难题,今年以来,陕西进一步加强政银企合作对接。省委金融办制定《2025年全省系统化常态化产融对接方案》,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全省外贸企业融资对接会,开展外贸企业专题调研走访,召开支持外贸小微企业融资专场对接会、中欧班列相关企业银企座谈会等,对全省外贸企业融资从政策设计、资金落地、名单筛选到贷款发放等各环节进行优化,企业融资渠道不断畅通。“借助‘中小外贸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项目’,今年前10月,我们为全省400余家外贸企业发放贷款13.3亿元。”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说。陕西金融领域持续加力稳外贸。今年以来,聚焦金融支持打好外贸拓展硬仗,省委金融办会同省商务厅和中央驻陕金融管理部门印发《金融支持打好“外贸拓展硬仗”的若干措施》,在深化金融外汇改革创新、推动金融业提升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等方面发力,指导金融机构围绕外贸企业发展痛点,优化金融服务、创新授信模式,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11月13日,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随着一声嘹亮的汽笛声划破长空,一列满载汽车、机械配件、家用电器等货物的中欧班列(西安)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扫描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线路图——以西安为中心,现有干线向东连通沿海港口,向南衔接中南半岛,向北触及俄罗斯,向西深入中亚、远达欧洲。“通道的延伸伴随着运营挑战的增加。”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拓展线路网络、保障班列调度、仓位锁定等关键环节均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西安银行近三年累计为公司投放信贷资金26亿元,有效缓解了班列运营中集中支付运费的资金压力,保障了国际物流大通道的持续稳定与高效运转。”在西安银行,针对中欧班列(西安)运营特点及企业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多点开花”,覆盖结算、贸易融资、汇率避险、票据及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十四五”以来,该行累计为中欧班列运营企业及相关产业链提供授信支持超50亿元。“通过深入走访省内中欧班列沿线外贸企业和货运代理机构,我们了解到企业在订单融资、运费结算等方面的金融需求较大,并在日前创新推出了‘中欧班列铁路提单贷’产品。”西安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说,“‘中欧班列铁路提单贷’将铁路运输单证纳入融资可接受单证范畴,能够有效缓解外贸企业在途货物融资难的问题。我们还同步设立了中欧班列专项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审批、放款,并配套优惠利率定价机制,全面加强资源保障。”除了金融产品创新,围绕陕西重点外向型产业链企业,西安银行按照“一户一策”制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开展融资支持、国内与国际结算等多元化服务,今年以来,累计为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授信150余亿元,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在境外陆续落地。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陕西银行机构外贸企业贷款余额2252.90亿元,较年初增长8.34%。省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金融要素支持保障作用,推动各项金融稳外贸措施落地见效,提升金融支持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助力全省打好外贸拓展硬仗。(记者:孙丹)

11月7日,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陕西扎实推进输变电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具规模、成套能力最强的中压、高压、超高压、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装备研发制造与工程服务产业基地。“自主研发1100千伏绝缘拉杆、550千伏断路器电阻片、750千伏单相自耦电力变压器、柔性直流输电幅相校正器等新产品、新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和市场垄断……陕西输变电装备产业实现快速成长,2024年产业链产值实现千亿跨越。”省工信厅装备工业处处长乔洪英说,今年前9月,产业链实现产值1031.54亿元,同比增长9.54%。围绕传统输变电装备向智能化输变电装备转变、传统制造模式向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变、传统设备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省工信厅健全完善运行机制,制定输变电装备产业链提升方案和图谱,明确产业链基础提升、技术革新、市场拓展等关键环节的主攻方向,建立产业链重点企业信息数据库和供应商目录清单,健全定期调度、信息通报、联席会议等机制,形成“专班跟进推动、链主企业带动、省市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省工信厅建设省输变电装备创新中心,建立研发中试、检验检测、成果转化等创新平台以及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快响机制,联合征集企业需求项目51项、高校待转化项目151项、高价值专利名录566项;安排资金1300余万元支持“快速断路器”等7个“揭榜挂帅”项目,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落地,促进链上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合作。此外,省工信厅投入资金6285万元支持重点建设和技术攻关项目34个;举办“链通校企”专场对接活动,推动链主企业与省内高校开展技术攻关和人才贯通培养,西电集团“西电工匠”计划培养高技能人才300余名。(记者: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