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厅长: 韩宏琪
党组成员、纪检监察组组长: 刘卫阳
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 波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康宁
党组成员、副厅长: 朱 磊
二级巡视员: 羌 薇
二级巡视员: 郭正强
二级巡视员: 王殿坤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产业政策、工业法规、运行监测、规划投资、科技动态、高新技术、节能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汽车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无线电管理信息化产业、招标监管、大数据、县域工业、非公经济、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盐业管理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我省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发布以及相关政策解读。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财务审计、人事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党建、老干部工作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工业和信息化厅的财务信息、人事考核、党建信息、退休干部关怀等相关工作内容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545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545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 2024-08-07 00:00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B类

签发人:黄新波

陕工信函〔2024〕314号

谷孟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陕西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点的提案》(第54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一是抓好政企沟通。今年以来,会同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举办了4期政企恳谈会,邀请32家企业参会,省政府领导分别主持召开,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二是打造陕企通一站式服务平台。截至715日,注册用户突破115.31万户,发布涉企政策10136条,受理企业诉求8400条,平台响应率100%,办结率和满意率均在90%以上。三是建立分类分层服务体系。先后健全完善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累计培育和认定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6家、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21家。四是落实落细惠企政策。2023年全省授予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合同531.45亿元,占合同总额的75.57%。为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492.5亿元。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为企业减负50.92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9.28亿元。

(二)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一是抓好小升规2023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4户,净增553户,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达8237户,新增数、净增数和规上工业企业数均创历史新高。二是培育优质企业。截至目前,我省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8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20户、创新型中小企业2211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1.61万家。三是打造领航企业。隆基绿能成为全球光伏领军企业,比亚迪汽车跻身世界一流汽车品牌,西安奕斯伟12英寸硅单晶抛光片填补我国半导体行业关键领域空白,西安铂力特成为国内最大的金属增材制造企业。

(三)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是2023年,争取中央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资金1.53亿元,位列西部第一;贴息1427万元支持173家中小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融资。二是会同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开展十行千亿惠万企融资专项行动,截至5月底,十行千亿惠万企各合作银行当年新增信贷投放1489.36亿元,共计支持我省中小微企业15.08万户。

(四)深入开展三整治四提升专项行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出台《深入开展影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问题三整治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扎实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排查清理、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拖欠企业账款三个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促进、促进中小企业融入产业链供应链、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四个专项提升行动,聚焦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促进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目前,各专项行动正在有序推进中。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常态化举办好政企恳谈会,坚持问题收集梳理、会商解决、跟踪督办闭环办理,不断提升民营企业获得感。二是进一步发挥陕企通平台作用。持续扩大用户数量,进一步完善诉求办理机制,确保平台响应率100%、办结率和满意率均在90%以上。三是持续推进十行千亿惠万企专项行动,引导不少于2000亿元专项信贷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四是继续执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面扩、量增、费降。

(二)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一是建立2024年重点企业培育库,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0户以上。二是持续培育优质企业,力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累计达到2000户,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8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5万家。三是落实好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陕西)成果,持续深化东西部产业合作,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

(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排查清理市场准入壁垒,持续规范市场准入秩序,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效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持续整治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围绕交通物流、水电气暖、地方财经、金融、行业协会商会等五大领域,开展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自查自纠、联合检查和回头看,做到边查边改、发现一起解决一起。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8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