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厅长: 韩宏琪
党组成员、纪检监察组组长: 刘卫阳
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 波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康宁
党组成员、副厅长: 朱 磊
二级巡视员: 羌 薇
二级巡视员: 郭正强
二级巡视员: 王殿坤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产业政策、工业法规、运行监测、规划投资、科技动态、高新技术、节能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汽车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无线电管理信息化产业、招标监管、大数据、县域工业、非公经济、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盐业管理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我省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发布以及相关政策解读。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财务审计、人事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党建、老干部工作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工业和信息化厅的财务信息、人事考核、党建信息、退休干部关怀等相关工作内容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172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172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 2024-08-07 00:00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B类

签发人:黄新波

陕工信函〔2024〕313号

房晓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产业提质增效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案》(第17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该提案对我省产业及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困难分析准确,所提意见建议可操作性强,对推动我省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指导和借鉴意义。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高度重视该提案办理工作,深入学习所提意见建议,研究吸纳提案内容观点,在今后工作举措中切实加以借鉴落实。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省工信厅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延链补链强链,打好产业发展基础,完善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以培育县域特色主导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明确主导产业,避免同质竞争,推动优势特色产业聚集发展,着力提升产业承载能力,通过对产业的提质增效积极推动我省县域工业集中区提档升级。

(一)统筹产业规划布局,加快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按照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部署,省工信厅按照一县一区、一区多园、一园一业原则,通过成熟一批、确定一批、支持一批的方式,分批次对全省工业集中区特色主导产业进行确认和培育,进一步明晰各园区的主导产业及细分定位,印发《关于加快培育特色专业园区的通知》,指导县域工业集中区立足各县(市)资源禀赋、主体功能定位和产业基础,把培育县域特色主导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明确1-2个主导产业,加强特色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2021年以来,培育打造了50个特色专业园区,鼓励园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引导园区围绕首位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有力支撑了县域工业的发展,切实推动园区向特色化、产业化、差异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

(二)增强产业创新驱动动能。贯彻落实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全省产业发展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一是协同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全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目前,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省级21家。二是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支持协同打造中试基地和应用验证平台。到去年底,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2家、省级513家。三是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支持深入实施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目前为止,我省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29家,高新技术企业1.67万家。

(三)全面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建设。省工信厅大力支持县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项目建设,联合省财政厅每年印发支持县域工业集中区项目申报指南,对符合条件的园区公共设施项目予以项目总投资一定比例的支持,基础设施投资撬动效应明显,园区配套不断完善。推动各类市政设施、环境保护设施、节能综合利用设施等优先向园区布局,鼓励创建绿色工业园区,营造各部门共同发力建设园区的工作氛围。引导具备条件的园区加强产城融合发展,推动科技研发、检验检测、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向园区聚集,引导园区运用管委会+公司治理模式,鼓励利用社会资本和招商资源优势建设特色产业区中园,共同推进园区建设和开发。

(四)加强园区发展调度考核,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园区优化整合提升和运行调度。截至2023年底,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优化整合至114个,基本实现一县一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全省114个县域工业集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3470.83亿元,同比增长12.9%;入驻法人企业12424个;完成利润总额939.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751.19亿元,其中入驻项目投资1459.46亿元;从业人数105.5万人。二是科学开展县域工业园区发展考核。依据《陕西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试行)》,根据园区产业承载能力、高质量项目建设和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度增长情况等方面,设置工业产值增速、营业收入增速、规上工业产值占全县比重等子项指标,按照优先考增速、增量的原则,分别设置不同权重,科学评定考核结果,营造园区比学赶超的浓厚创业氛围。三是推动跨区域合作。积极探索分园、飞地模式,推动构建利益共享的产业承接平台,实现核心园和分园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招商、统一管理。四是按照省政府培育省级开发区的工作任务,指导县域工业集中区编制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创建省级经开区。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您的提案,结合省政府开展县域工业园区提升行动的部署安排,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推进县域工业园区提升行动。按照省政府工作部署,由省工信厅牵头,省级有关部门配合研究起草《陕西省县域工业园区提升行动方案(送审稿)》,已报省政府审定。文件科学谋划确定我省县域工业园区阶段性发展目标,聚焦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中的突出困难问题、难点痛点,提出园区发展4个阶段,实施6大专项行动,加大县域工业园区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引导全省有关产业支持资金向县域倾斜、向园区倾斜,加快县域工业园区提升产业承载能力,丰富服务企业职能。待文件印发后,我们将深入组织实施,扎实落实落地各项政策措施,推动县域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二)规划引领推动园区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全面加强省级统筹,指导县域工业园区依据国土空间规划,高质量编制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引导园区差异化定位和协同化发展,避免园区间无序竞争。支持园区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传统优势,积极围绕县域首位产业,积极承接全省重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建立非主导产业和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推动要素资源向特色主导产业集聚,加快特色产业聚集发展。依托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推动优势资源和优质企业向符合产业布局要求的园区集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加大培育和支持力度,继续培育一批特色专业园区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三)强化支持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重点完善园区承载功能,推动交通、环保、电力、通信网络、资源循环化利用以及新型基础设施优先在园区布局。支持一批保障重大项目落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常态化支持园区污水处理、标准厂房、五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作用,丰富园区政务代理、创业辅导、市场营销、管理咨询、法律维权等产业发展服务事项。鼓励利用社会资本建设区中园,充分发挥其专业化、市场化优势,强化以商招商模式,由点及面带动园区整体发展。

(四)强化绿色转型促进园区规范发展。一是加大对环境保护、能源梯级利用、废物综合利用、水资源高效循环等园区公共设施支持力度,鼓励引导园区创建绿色工业园区,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入园。二是优化园区考核导向,按照《陕西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试行)》要求,区分产业功能县、农产品主产县和生态功能县3个类型,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强化差异化考核导向,将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安全生产、产业服务、营商环境等事项全面纳入指标体系,以考促建,促进园区规范发展,加快县域经济提档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专此复函。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8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