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第271号提案的答复函
B类
签发人:陈 忠
周吉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和发展半导体制造装备产业的提案》(第271号)收悉。现结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职能答复如下:
全省现有半导体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机构 270 余家,形成了从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研制与生产,到集成电路与新型分立器件设计、加工制造与封装测试以及系统应用的较为完整产业链。其中,半导体设备一直是产业链的短板弱项,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行业影响力弱。目前,陕西正在实施重点产业链提升工程,全省确定了24条省级重点产业链,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是其中之一,并由省级领导担任链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作为产业链提升工作的牵头部门,聚焦产业链短板弱项,全面贯彻落实“链长制”,积极实施各项产业政策,着力锻长板补短板,推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关于培育潜力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有关情况
一是促进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实施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揭榜挂帅”项目,通过定期征集可以在陕西产业化落地的“卡脖子”补短板关键核心技术并张榜发布,由有技术需要、符合项目产业化条件的省内企业进行揭榜,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财政资金补助。目前已累计安排资金1300余万元支持西安奕斯伟设备技术有限公司的高稳定12英寸电子级硅单晶炉关键技术、渭南木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半导体测试探针进口替代、西安聚能超导磁体科技有限公司的300mm磁控单晶硅生长用大型超导磁体等多个产业化项目建设。二是培育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潜力企业。2022年以来,培育渭南木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围第三批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华天科技(宝鸡)有限公司、西安泰金工业电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入围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陕西三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陕西三海测试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安泰金工业电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入围第四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西安泰金工业电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入围第三批陕西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下一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加大产业资金对半导体设备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快构建“链主”企业引领、单项冠军企业攻坚、专精特新企业筑基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带动更多省内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企业争创一流。
二、关于整合产业资源,加强产业协同有关情况
一是落实好国家集成电路领域各项政策,组织企业申报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和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二是通过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支持政策鼓励陕西半导体设备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装备,促进重大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三是鼓励省内新建的集成电路制造项目采购国产半导体装备,加快国产装备的验证进程。四是支持省内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通过组建项目联合体等方式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解决国家“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五是促进交流合作,2022年以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先后支持举办了陕西—京津冀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合作交流会、2023中国西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博览会暨“两链”融合创新发展论坛等大型活动,邀请北方华创、三海电子等半导体设备企业参会参展,为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下一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持续加大各项政策落实力度,鼓励省内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通过组建联合体等方式申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验证平台,推动国产半导体装备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
三、关于加大金融支持,助推产业繁荣有关情况
金融支持方面,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建立了“一链一行”主办行制度,首批确定陕中行、陕建行等6家银行为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主办行、参与行,服务企业覆盖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各个领域。2022年,6家银行为链上企业贷款近40亿元。产业基金方面,2016年省政府成立了“陕西省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在该基金的投资支持下,西安奕斯伟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的12英寸大硅片项目得以顺利落地,也促成了奕斯伟和西安理工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共同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尺寸电子级硅单晶炉并实现产业化,取得了国产集成电路重大技术装备的突破。资本市场支持方面,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加强与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合作,举办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上市企业座谈会和上市后备企业培训班,支持企业上市挂牌,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下一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鼓励相关金融机构、产业基金加大对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企业的支持力度,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再次感谢您对半导体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