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厅长: 韩宏琪
党组成员、纪检监察组组长: 刘卫阳
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 波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康宁
党组成员、副厅长: 朱 磊
二级巡视员: 羌 薇
二级巡视员: 郭正强
二级巡视员: 王殿坤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产业政策、工业法规、运行监测、规划投资、科技动态、高新技术、节能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汽车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无线电管理信息化产业、招标监管、大数据、县域工业、非公经济、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盐业管理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我省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发布以及相关政策解读。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财务审计、人事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党建、老干部工作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工业和信息化厅的财务信息、人事考核、党建信息、退休干部关怀等相关工作内容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第163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第163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 2023-07-05 13:57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B

签发人: 

陕工信函〔2023〕243号

高宏真委员:

您提出的《支持宝鸡副中心城市建设打造陕西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建议》(第163号)收悉。现就有关建议事项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推动优势产业联动互补、错位发展”建议落实情况

宝鸡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和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西安,对陕西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加快宝鸡建设对提升陕西竞争力、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极具影响力、带动力,势必形成与西安双极联动发展格局。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强化宝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和副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确立加快西安、宝鸡主副联动双圈发展新格局。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等重大政策机遇叠加和重大战略深入推进,我们聚力发挥宝鸡副中心城市作用,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围绕实现与西安优势互补、双向联动,不断构建经济多极化、双核心支撑发展格局,积极助推陕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统筹制造业发展规划引领,推动优势产业联动互补和区域错位发展

宝鸡是全省装备制造业强市,钛及钛合金材料、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食品工业等产业基础坚实;而西安是全国重要科研文教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基地,科技资源与科研创新、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等实力雄厚。立足两市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着眼培育形成各有特点、独具优势、协同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力、放大优势、协调发展,《陕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围绕构建“6+5+N”现代制造业新体系,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上,宝鸡主要依托宝鸡/凤翔高新区、蔡家坡经开区等重点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化工、新材料、食品、轻工、纺织等产业。一是做大做强细分领域。加快推动智能制造、先进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石油等装备和节能及新能源乘用车等优势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打造以西安为核心、宝鸡为重点支撑的电子元器件集聚区;着力发展精细化工和橡胶化工,引领推动关中地区打造全省能源化工产业科技创新、化工材料应用重要基地。二是转型升级传统优势领域。突出发展钛材等先进金属材料深加工冶金产业,建设世界级钛及钛合金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粮油、乳业和酒水饮料,引领形成以关中为主体的一体两翼食品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全国知名凤香型白酒生产基地、羊乳产业基地;加快发展家具、造纸、工艺美术品等轻工产业;重点发展棉纺织等纺织产业。三是前瞻布局细分领域。依托西安创新资源优势,重点推动布局和做好增材制造、光子、空天信息等产业。西安则重点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食品和新兴产业。一是巩固细分领域竞争优势。强化发展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和重型装备等优势产业,加快建设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太阳能光伏等电子信息产业,打造国家重要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二是推动细分领域做大做强。重点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及零部件、前沿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推动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高端医疗器械等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形成以西安为核心,宝鸡等地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是转型升级传统优势领域。重点发展功能食品、乳业、粮油,引领形成一体两翼食品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家具、塑料制品等轻工产业增品种、提品质;推动棉纺织、服装、纺织机械等纺织产业产品升级。四是做精做实新兴产业。重点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增材制造、空天信息等布局。同时,围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着重构建以西安、宝鸡等地为核心的关中汽车产业带引领的一带两翼多园新布局,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及零部件全产业链发展;围绕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推动西安、宝鸡发展以钛基稀有金属为主的先进金属材料,以碳纤维、超导、增材制造为主的前沿新材料,引领打造关中新材料产业核心区。

(二)加快推进产业园区提质升级,推动宝鸡产业集群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

《陕西省十四五发展中小企业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实施特色专业园区集群发展工程,推动县域工业集中区特色化专业化发展,打造一批重点特色专业园区,形成错位发展、相互促进的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围绕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培育一批百亿级特色专业园区;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培育一批 50 亿元级特色产业区中园;围绕全省支柱产业,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宝鸡要着眼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区中园、专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积极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升级。一是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围绕特色主导产业,编制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科学确定园区空间布局、产业定位、管理体制和发展方向,努力形成相辅相成、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二是加快双创基地建设。积极推动双创载体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培育一批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及公共服务平台。力争 2023 年底,双创基地县域全覆盖,功能齐备的创业中心县域全覆盖。三是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标准厂房建设力度,鼓励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坚持园区建设与城市功能完善同步推进,打造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综合体。四是增强园区服务能力。加快技术研发平台和产学研资基地建设,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园区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加快传统园区向智慧园区升级,吸引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集聚;推进园区企业智能化改造和绿色园区建设。

(三)加快商用车乘用车产业布局,推动宝鸡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来年,省上先后出台《推进全省商用车(重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陕西省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布局规划》《陕西省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商用车产业布局上,明确要引导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商用车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创新更强、能级更高、结构更优、效益更好的商用车产业链发展新格局。一是着眼打造旗舰型领航企业,支持陕汽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巩固西安基地重卡优势,加快宝鸡基地重中轻全系列商用车布局,加速产品迭代升级,持续推出高性价比牵引车、载货车等产品,天然气重卡、自卸车等优势产品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到2025年,陕汽产值突破1500亿元,实现再造一个新陕汽目标;支持法士特布局4个百亿级业务板块,开创产品高端化、经营多元化、市场国际化、制造智能化发展新格局,到2025年,法士特产值突破400亿元,着力打造陕西制造金字招牌。二是着眼推动传统和节能汽车动力总成低能耗轻量化发展,争取高效燃油发动机和燃料电池项目在西安、宝鸡等地布局,鼓励西安康明斯引进新一代高效节能发动机,提升对陕汽配套能力;支持法士特加强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打造S系列高端变速器,提升新能源驱动总成技术水平和核心部件自主化能力;支持汉德车桥加快电驱动桥等新能源产品开发,力争到2025年产销量督导150万根,市场占有率突破30%。三是着眼推进汽车零部件专精特新发展,支持陕汽整合汽车零部件业务,促进存量业务提质增效,提高整零协同效率,同时吸引转向/制动系统、新能源三电、智能驾驶、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企业来西安、宝鸡等地投资,搭建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体系;支持发展特色零部件产业,依托汉德车桥向下延伸二级零部件配套,重点推动玲珑轮胎、德沃智达轮毂等项目尽快落地。四是着眼优化产业布局和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重点建设西安、宝鸡等产业聚集区,以宝鸡为中心的机械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布局悬架系统、转向系统、离合器等动力总成类项目,提升变速器、车桥、车架制造能力,支撑陕汽宝鸡基地整车上量形成中高端产业布局;以西安为中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布局车规芯片、新能源三电系统、智能座舱、先进电子电器等项目,形成前沿高端产业布局。

乘用车产业布局上,明确加快构建以西安为核心,宝鸡等关中城市为支撑,陕南、陕北协同发展的一心引领、多点支撑、区域协同乘用车产业链全链条协同错位竞相发展新格局。按照一带两翼多园思路,以整车为基础,零部件配套为支撑,引培结合,合理布局,聚集发展乘用车产业。宝鸡、西安等关中各市立足现有汽车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宝鸡主要围绕宝鸡吉利整车和吉利发动机项目,盘活通家系列产品,加快建设高效节能乘用车和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集群及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到2025年,乘用车产销规模达到30万辆,全产业链产值力争突破600亿元。通过完善产业基础,强化承载功能,吸引吉利集团加大宝鸡基地投资扩能力度,谋划引进新的成熟品牌汽车项目,到2030年,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突破50万辆,全产业链产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而西安主要以做大整车规模为重点,推动比亚迪、西安吉利扩总量、提质量,盘活西咸宝能项目激发发展活力,并围绕整车配套需求,加快打造形成若干个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一是着眼整车提质增量,持续做大整车规模,支持加快推动宝鸡吉利整车项目拓产品、优结构、扩规模,加快宝鸡吉利在产博越”SUV升级换代,以新能源汽车为方向导入新车型,加大技改升级力度,提升生产线工艺水平和效率,并从单一生产一款车型拓展到多品种,燃油、新能源多系列混线生产,力争2022年底完成新车型导入和平稳过渡,产销规模保持10万辆,支持吉利集团营销资源和销售渠道向在陕布局车型倾斜,不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力争到2030年,宝鸡吉利年产销规模达到30万辆;加大成熟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引进力度,支持西安、宝鸡等地市以新能源汽车项目为方向,力争再引进1-2个知名品牌乘用车项目,新增产能50-100万辆。二是着眼配套内培外引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集群化发展,推动宝鸡吉利发动机项目扩大吉利整车配套份额,年产能规模从36万台提升到72万台,并争取吉利集团在陕布局变速器、车桥等关键部件项目;支持宝鸡吉利、西安吉利等吉利在陕整车项目,争取吉利在陕布局动力电池、电机等新能源关键部件,实现关键核心部件全部省产,提升产业链核心能力。同时推动重卡、乘用车产业链相互融合配套协作,推动延长轮胎、达美轮毂等重点配套企业与省内宝鸡、西安等地乘用车企业配套协作,扩大乘用车配套产业规模。推动宝鸡、西安等地省内汽车龙头企业抓住机遇,整合资源,主动参与到新能源乘用车产业发展中,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是着眼精准招商形成产业聚集和吸引产业链企业聚集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一批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汽车项目,产业链承接、点对点对接,建立重点项目跟踪、保姆式代办和一对一服务机制;打造汽车产业专业化特色园区,依托宝鸡高新区、西安高新区/经开区等国家级园区,建设整车企业带动,零部件配套企业协同发展的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区,重点打造宝鸡高新区汽车产业园区、西安高新区草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西安经开区汽车产业基地等特色园中园,培育引进龙头汽车企业,加速形成汽车产业集群。

二、关于“加大政策帮扶支持力度”建议落实情况

宝鸡作为老工业城市和西部工业重镇,承载和见证了一批批大国重器布局和发展。近年来,我们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力推进宝鸡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副中心城市建设,助推宝鸡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扎实整改,深化宝鸡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2018年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后,我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和宝鸡市积极推进宝鸡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加强扩大内需和促进改革开放。2019-2020年,每年制定印发《深化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整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扎实抓好整改工作落实,确保整改工作顺利开展。通过省市两级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整体合力,扎实推进整改任务和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工作落实,有力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老旧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和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宝鸡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工作取得扎实性成果和阶段性成效。202010月,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对2018年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对宝鸡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整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二)顶层设计,协同推进宝鸡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着眼推进宝鸡创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一是就《宝鸡市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建设方案》提出两个方面12条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并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向国家呈报《宝鸡市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方案》。二是就《陕西宝鸡省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方案》,提出两个方面2条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之后《宝鸡市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方案》获省政府批复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三是在组织认真研究并征求宝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意见基础上,形成并给省发展改革委反馈了《关于宝鸡省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2022年度建设进展评估自评材料意见的函》。

(三)资金支持,助推宝鸡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近年来,我们强化资金支持引导,助推宝鸡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一是支持宝鸡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2021-2022年,安排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7381万元,支持新产业培育、技术改造、绿色/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等项目81个;2023年,拟安排资金3650万元,支持工业转型升级项目36个。二是支持宝鸡重点产业链提升发展。2021-2022年,安排重点产业链发展专项资金10350万元,支持重点产业链项目61个;2023年,拟安排资金6800万元,支持重点产业链项目52个。三是支持宝鸡汽车产业升级发展。2019-2022年,安排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7061万元,支持宝鸡陕汽商用车(宝鸡)工厂、宝鸡吉利技改升级、法士特中轻变速器、汉德车桥轻量化平台等22个项目建设以及稳产增产等。2023年,拟安排资金5749万元,支持5个整车及零部件和汽车园区建设项目。四是支持宝鸡中小企业产业园区建设发展。2021-2022年,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8080万元,支持宝鸡特色专业园区、县域工业集中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项目32个。

三、赓续支持宝鸡副中心城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继续支持推进宝鸡副中心城市建设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继续落实政策规划引领宝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和打造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契机,狠抓《陕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陕西省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布局规划》《推进全省商用车(重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即将出台的《陕西加快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等政策规划落实,积极推进宝鸡工业企业转型升级、重点产业链提升、汽车产业发展和民营经济及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推动各类产业园区提质升级,培育发展特色专业园区和先进制造业集群,承载和引导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继续推进宝鸡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一是继续加快推进宝鸡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老旧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和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加强扩大内需和促进改革开放;二是继续协同推进宝鸡省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指导宝鸡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适时做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进展评估及自评材料呈报,积极争取纳入国家表彰基地名单和评估排名靠前进位,力争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三)加力资金支持宝鸡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作用,推动宝鸡工业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改造升级,加快重点产业链发展提升和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推进重点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建设和汽车产业发展,支持特色专业园区、县域工业集中区和双创基地等载体平台建设,推动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发展,支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助力宝鸡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恳请您一如既往对我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我厅工作给予关注和支持。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7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