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第562号提案的答复函
A类
签发人:陈 忠
张开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产教融合发展职业教育的提案》(第562号)收悉。经认真研究,结合工作职能,现就我厅“促进产教融合、发展职业教育”相关工作答复如下:
一、推进产教融合主要工作
近年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精神,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为主阵地,搭建企业与高校合作平台,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发展。
(一)鼓励科研院所融入产业发展。一是支持县域工业集中区健全研发中心、创业中心、院士工作站、实训基地等面向人才和职业教育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为科研院所广泛参与工业园区公共服务提供空间场所。二是鼓励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对首次认定为省级小微企业双创基地给予资金奖励,涌现了西工大科技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西安光机所光电孵化协同创新工程示范基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园、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汉中中心和宝塔区中国传媒大学(延安)众创空间等一批院所创办的双创基地,在带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人才。制定《重点产业“卡脖子”补短板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实施方案》,支持科技领军人才牵头“揭榜挂帅”攻关项目107个,支持企业引进各类人才近2000人。
(二)推动大专院校融入企业发展。一是落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实施或参与重大科技项目,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着力开展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攻关,促进行业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全省累计筹建省级创新中心36家,共吸引74家企业,63家高校院所参与建设。二是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参与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打造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体系,累计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8家,省级465家,市级399家,其中研发人员10.6万人,占企业从业人员的14.03%。三是积极推动校企开展人才用工合作,推动西京学院等民营院校与我省县域工业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校企联合,开展人才和用工服务,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校大学生就地就近就业。
(三)营造校企业合作社会氛围。一是依托省内高校培养高端人才。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积极合作举办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班、中小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和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人能力提升班。2022年,全年支持各市(区)培训项目46个,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类培训2.7万余人次。二是推动隐形冠军企业、中小企业专业特新企业和专业特新“小巨人”企业广泛吸纳优秀大学生就业。2022年,我厅联合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常态化开展大学生“百日招聘”活动,组织3325户企业参加,发布11792个职位,提供87962个岗位。三是举办大赛活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022年第四届“创客陕西”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全省共有430个项目报名参赛,32个项目进入省级决赛并获奖。举办“中国(西安)国际3D打印大会暨秦创原‘两链’融合高端论坛”,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交流展示、产融对接、项目孵化平台。
我厅在推动产教融合工作中取得一些成效,但正如您在提案建议中指出,我省目前一些地区还未形成有效的措施,校企合作不够畅通,还存在职业教育产教“两张皮”现象,学校与企业关联性不够,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缺乏动力,易出现“校热企冷”现象以及职业院校自身吸引力不强,多数职业院校获得与优秀企业合作机会较少等困难和问题。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结合您的建议,我厅将积极学习借鉴“部省共建山东职教高地”“部省共建技能甘肃”和“部省共建江西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等成功经验,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积极对接教育、人力资源和发展改革等部门,全力推动产教融合工作。
一是梳理整合全省工业园区优势资源和发展需求,积极推动将职业教育纳入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推进园区企业与职业院校、产业发展与专业设置有效对接。二是搭建产教深度融合合作平台,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大力支持创业中心、双创基地、人才服务基地等平台建设,促进行业发展、产业转型、区域发展同职业教育相结合。三是大力开展重点产业链、重点企业和行业人才服务,破解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等问题,加快编制重点产业链人才目录,对接人社部门开展行业人才和企业用工订单式合作。四是支持科研院所和职业院校利用自身人才和技术优势投入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参与项目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五是深入落实《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措施》,积极抓好民营(中小)企业人才服务工作,着力缓解企业引才、育才和用工难题。六是积极营造产教融合发展氛围,组织好“百日招聘”“创客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
最后,感谢您对产教融合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您继续对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作予以关注和支持!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