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厅长: 韩宏琪
党组成员、纪检监察组组长: 刘卫阳
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 波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康宁
党组成员、副厅长: 朱 磊
二级巡视员: 羌 薇
二级巡视员: 郭正强
二级巡视员: 王殿坤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产业政策、工业法规、运行监测、规划投资、科技动态、高新技术、节能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汽车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无线电管理信息化产业、招标监管、大数据、县域工业、非公经济、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盐业管理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我省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发布以及相关政策解读。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财务审计、人事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党建、老干部工作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工业和信息化厅的财务信息、人事考核、党建信息、退休干部关怀等相关工作内容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411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411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 2022-07-25 09:40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别:B

签发人:张宗科

陕工信函〔2022〕336号

 

 

王武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助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41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数字时代,数据要素潜能逐步激活,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正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数字化在五年规划中第一次作为专篇进行了重点部署。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

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扎实推进相关工作,我省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省工信厅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积极推进我省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1年以来,省工信厅从前期准备、顶层设计、标杆示范、宣贯培训、行动实践等多方面层层发力,逐步唤起全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加速迈开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步伐。我们在全面统筹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软件产业等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形成了“数字化转型免费服务 中小企业上云奖励 首版次软件产品奖补 两化融合项目支持 两化融合贯标奖励”的“惠企五项”推进政策。

一是开展诊断服务,解决转型难题。组织开展“陕西省551企业数字化转型特派员行动”(以下简称“551”行动)。即成立5个数字化转型特派员小分队,组织50名专家,深入100户企业,向企业免费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难题。自2021年12月起,特派员小分队已深入企业开展服务。

二是推进企业上云,拓展平台应用。2021年2月,首次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2021年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陕工信发〔2021〕60号),明确了省内中小企业接入国家认可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平台后可申请合同金额一定比例的补贴。2021年首次实施,即确定了33户企业的“上云上平台”奖补项目,共计资金165万元。2022年,我们进一步扩大了奖补范围,安排资金639万元。

三是奖补首版次产品,鼓励软件创新。2021年6月,首次制定出台了《陕西省首版次软件产品申报和奖补(暂行)办法》(陕工信发〔2021〕172号),同时印发了《关于征集2021年度首版次软件产品的通知》(陕工信发〔2021〕173号),启动首年度首版次软件产品奖补工作。2021年和2022年,共落实了52款产品共计1004万元奖励,推进了我省软件信息技术创新,促进了重点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国产软件产品研发能力和研发积极性提升,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有力的研发能力储备和信息技术支撑。

四是支持融合项目,做好部省衔接。在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两化融合项目中,紧扣工信部两化融合及工业互联网相关试点示范方向要求,从集成互联能力建设、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到工业软件和工业APP研发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以及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研发推广,引导我省企业两化融合项目紧跟国家发展动向。我省美林数据、山利科技、中服软件、精雕软件等企业的项目成功获评工信部两化融合及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

五是实施贯标奖励,夯实融合基础。落实2017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7〕5号),以评定证书为依据给予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以下简称“贯标”)的企业一次性奖励资金20万元的政策要求,先后奖励了102户通过贯标获证企业,共计资金2040万元。截至目前,全省参与贯标企业552户,累计通过贯标获证企业198户。

2022年,为了巩固和延续现有发展基础,进一步拓展“惠企五项”成果,我们又提出了“推动企业上云争星 鼓励创建标杆工厂 支持信息化重点项目 体验中心成果推广 培训基地人才输出”的“新五项”惠企推进政策。

一是推动星级“上云”,加快云化应用。对获得企业上云星级认定的企业给予奖励。支持制造业企业使用云基础设施、云安全服务,引导和鼓励重点设备上云、业务数据上云、应用软件上云。提高我省制造业企业上云积极性,提升企业上云比例和云化应用深度。2022年,已对法士特集团和中煤陕西榆能化2个项目给予奖补,共计资金150万元。

二是创建标杆工厂,促进深度融合。对获得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认定的企业给予奖励。围绕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应用模式,支持和引导制造业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基础能力、标杆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2022年,已对陕重汽、渭河工模具、小保当矿业等10户企业给予支持,共计资金500万元。

三是支持重点项目,提升转型质量。支持制造业企业采用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工业信息安全与综合监管等核心业务环节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制造方式、打造核心优势、促进转型提升。2022年,已对31户企业给予支持,共计资金967万元。

四是建好体验中心,推广转型成果。依托省内重点企业,建设“陕西省工业互联网示范体验中心”,加速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推广,直观展示和推广平台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发挥的赋能作用。

五是用好培训基地,培养转型人才。依托西北工业大学中标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工程实训基地”,建设“陕西省工业互联网创新人才培训基地”,为我省企业数字化转型培养专业人才,从本质上解决企业“不会转”难题,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注入“强心剂”、输送“源动力”。

您的提案内容符合国家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方向,对我省推加快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我们将充分采纳建议,并在以下几方面积极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相关工作。

扎实落实《陕西省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陕政办发〔2022〕1号),常态化高效推进好各项惠企政策。一是在“551”行动中,推进各小组结合分组区域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服务进度月报制度,加快行动步伐。二是在“上云上平台”奖补政策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扩大平台范围、完善工作程序,鼓励更多高质量“上云上平台”。三是在首版次软件产品奖补政策推行过程中,惠及更多重点工业软件产品和中小企业。四是在深度融合项目支持引导方面,做好工信部相关试点示范选拔推荐工作,指导更多企业向国家先进行列靠拢。五是在贯标奖励政策实施过程中,充分把握文件精神,更加精准地聚焦高质量贯标企业,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六是加快推进“陕西省工业互联网示范体验中心”及“陕西省工业互联网创新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为我省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软实力”、夯实“硬支撑”,助力陕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于省十二届政协五次会议第411号提案,我厅非常重视。我们将继续认真研究您的建议,不断完善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措施,加快推进我省企业数字化转型。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希望您继续关注我省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工作。欢迎您多提宝贵建议,共同努力推进我省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助推陕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7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