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厅长: 韩宏琪
党组成员、纪检监察组组长: 刘卫阳
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 波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康宁
党组成员、副厅长: 朱 磊
二级巡视员: 羌 薇
二级巡视员: 郭正强
二级巡视员: 王殿坤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产业政策、工业法规、运行监测、规划投资、科技动态、高新技术、节能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汽车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无线电管理信息化产业、招标监管、大数据、县域工业、非公经济、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盐业管理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我省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发布以及相关政策解读。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财务审计、人事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党建、老干部工作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工业和信息化厅的财务信息、人事考核、党建信息、退休干部关怀等相关工作内容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796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796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 2022-07-05 11:03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别:B

签发人:张宗科

陕工信函〔2022〕277号

 

省政协经济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提升我省重点产业链市场竞争力的建议》(第796号)收悉。感谢贵单位对陕西重点产业链发展的的关心和支持。结合我厅职能,现答复如下:

促进重点产业链市场竞争力,对于提升陕西产业链发展水平、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省工信厅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发展,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围绕全省23条重点产业链,抓好政策落实

一是加强创新政策引领。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提升全省重点产业链发展水平若干政策措施》,经省政府同意出台了《陕西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认定办法》。制订了《陕西省重点产业链提升工作综合评价办法》《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陕西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认定管理办法》等,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金融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若干措施》。

二是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推行“链长制”,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起草23条重点产业链《提升方案》和《图谱》,启动了第一批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认定工作。建立“链长”与“链主”企业联系制度,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帮助协调解决产业链提升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用好产业链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链主”企业做大做强,已分两批次支持192个项目近3.4亿元。

三是推动核心技术攻关。联合省财政厅印发《重点产业“卡脖子”补短板关键核心技术推广项目“揭榜挂帅”实施方案》。梳理对产业有重要影响和瓶颈制约的关键核心技术343项,形成《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清单》。分三个批次发榜213项,支持重点企业牵头组成联合体协同攻关,目前已有51个项目成功揭榜,资金支持1.3亿元。

(二)搭建创新平台,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

一是加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2019年9月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正式挂牌,先后建成光电子集成、半导体器件、生物酶、分布式能源等16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氢能、北斗应用等14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正在加紧筹建之中。

二是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共培育国家级技术中心38家、省级技术中心438家,基本覆盖了全部重点产业、重点领域。技术中心企业主导及参与研制的大推力航天发动机、CCD立体相机、大尺寸结构件等成果,为我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大飞机等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三是加强秦创原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省液流储能、省营养与健康食品、省智能网联汽车等3家创新中心落户秦创原。加快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融入秦创原,举办“第五届中国(西安)国际3D打印大会”,争取更多人才、企业、资本融入秦创原。与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建立合作机制,通过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三)打造优质企业,培育产业链创新主体

一是建立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实施方案》,以产业链提升为导向,加快构建“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领航企业”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发挥优质企业领头雁、排头兵作用,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打造优良产业生态。

二是健全优质企业动态培育库。围绕重点产业链,按照“挖掘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建立覆盖各层次、各培育阶段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培育库,每年筛选入库企业重点培育,开展分类指导、核查评价、动态跟踪,提供政策支持与服务。

三是加强培育工作的支撑保障。建立省、市、县(区)三级联动,工信、科技、财政等相关部门协同的优质企业培育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推进全省培育提升工作。统筹用好产业发展、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优先对优质企业给予重点支持。

(四)围绕重点产业链,精准开展融资服务

一是完善金融服务保障机制。与人行西安分行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五个机制”全面提升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建立金融顾问、四贷促进、让利实体、发债辅导、考核奖励五个机制,全面提升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该项工作获得赵一德省长批示:“五个机制管用,继续落实落细。”与人行西安分行、省财政厅等四家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延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实施期限有关事宜文件的通知》,保持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不减,确保融资更便利、综合成本稳中有降。

二是创建“一链一行”主办行工作机制。围绕全省产业链提升工作,创新性提出“一链一行”主办行制度,公布第一批333户重点产业链企业和相关主办行30家,组织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度参与产业链各类活动。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在第一批产业链重点企业中,共有197家企业获得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各“主办行”发放的名单内重点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211.14亿元,同比增长22.5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88个百分点。

三是抓好金融奖补政策落实。建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奖补机制,激励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量增扩面。2021年,共为13.7万户小微企业提供一年期及以上中长期贷款855亿元。修订完善我省新一轮降费奖补政策的实施办法,与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陕西省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政策实施办法》(陕财办资〔2021〕255号)。支持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今年,全省共计支持69户企业质押融资贷款贴息,补助资金1131万元。

四是围绕重点产业开展专项融资。与中行陕西省分行针对战略新兴、制造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设立为期两年、融资总量500亿元专项信贷资金。截至2022年5月31日,累计为1357户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投放375.23亿元,平均利率3.32%;累计为名单内231户企业授信投放43.00亿元,平均利率3.36%。与建行陕西省分行、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实施重点产业链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融资方案,分别设立5年1000亿元、3年60亿元的专项信贷资金,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举办全省富硒食品产业链融资对接会,发布富硒食品产业链企业融资需求名录,11家金融机构与14家富硒产业链企业签订了总金额2.47亿元的产业链贷款意向协议,为下一步深化银企合作、项目对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贵单位提出的建议,省工信厅做了认真研究,认为这些建议非常重要和适时,对我省重点产业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一步,省工信厅将吸纳建议,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全面提升23条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重点产业链评价考核机制

制定《陕西省重点产业链提升工作综合评价办法(试行)》,明确对省重点产业链提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区)政府(管委会)、“链主”企业考核评价标准及考核评价程序。对在全省重点产业链提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组织单位、优秀案例和先进个人,给予通报表彰。对全省重点产业链提升工作综合评价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整改提升,确保重点产业链提升工作顺利推进。该《办法》待修订完善后将发布实施。

(二)建立重点产业链风险补偿机制

拟联合省财政厅出台《重点产业链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实施细则》,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产业链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信用贷款、上市培育贷款、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    

(三)做大做强“链主”企业,加快培育优质配套企业

全力支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25年,全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达到120户,其中单项冠军企业和纳入国家培育库的领航企业达到50户以上,配套企业中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700户。

(四)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标志性产业链

推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乘用车(新能源)、数控机床、输变电装备、钛及钛合金、煤制烯烃(芳烃)等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链加快发展、做大做强,打造一批国内领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力争到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产值突破2200亿元;太阳能光伏产业保持并扩大在全国制造环节的领先优势,产值突破1500亿元;汽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高附加值汽车比重明显上升,乘用车产量达到160万辆以上,新能源车产量达到120万辆以上,进入全国前十。

(五)突出抓好产业链融资服务

落实重点产业链“一链一行”主办行制度,组织召开产业链融资对接系列活动,对150户制造业龙头企业开展融资需求摸底调查,引导主办行加大对产业链“链主”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实施重点产业链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方案,提高产业链企业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建立推动金融支持重点工业企业“白名单”,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同时,对于提出的“发挥供应链融通平台和我省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服务平台作用”,以及“将省级重点产业链属中小民营企业纳入我省企业信用建设试点,增强链属中小民营企业融资获得感”的建议,我们将主动对接人民银行和省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积极推动相关工作落实。

感谢贵单位对推动我省重点产业链发展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恳请你们一如既往对重点产业链发展给予关注和支持。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7月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