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厅长: 韩宏琪
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 波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康宁
党组成员、副厅长: 朱 磊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 勇
二级巡视员: 羌 薇
二级巡视员: 郭正强
二级巡视员: 王殿坤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产业政策、工业法规、运行监测、规划投资、科技动态、高新技术、节能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汽车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无线电管理信息化产业、招标监管、大数据、县域工业、非公经济、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盐业管理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我省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发布以及相关政策解读。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财务审计、人事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党建、老干部工作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工业和信息化厅的财务信息、人事考核、党建信息、退休干部关怀等相关工作内容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521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521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 2022-07-04 16:25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别:B

签发人:张宗科

陕工信函〔2022〕274号

 

高建民委员:

您提出的《用双产业链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提案》(第521号)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厅对此建议非常重视,专门作出安排部署,予以办理。现结合我厅职能职责,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链提升工作,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相关省级领导为副组长,省级14个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产业链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对标制造业(工业),考虑产业规模、现有优势、发展潜力等因素,筛选出23条重点产业链,实施产业链“链长制”,进行了一系列产业链提升工作,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大中小企业,特别是分布在县域的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印发提升产业链发展《实施意见》和《政策措施》等文件,统揽全省重点产业链提升工作

一是《实施意见》和《政策措施》要求各市(区)也结合自身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指导所辖区县因地制宜选择重点发展的产业链,参照省级模式建立工作机制,配合对应的省级产业链开展提升工作。

二是在《实施意见》和《政策措施》指导下,全省12个市(区)均组建了高规格的产业链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链长制”工作机制,明确了“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链,指导当地县级产业链提升工作。比如:西安市阎良区、汉中市城固县立足航空工业发展航空产业链;西安市长安区立足西安国家级民用航天基地发展航天产业;千阳县太阳能光伏产业链;蒲城县新型显示产业链等。

二、编制23条产业链的《提升方案》及《图谱》,绘制县域产业链发展蓝图

每个《提升方案》都包括了产业链上中下游构成、国内外发展现状、我省发展情况、存在问题、重点任务及推进措施等内容;每条产业链图谱都标明了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关键环节及各环节的规模情况、产业链“链主”企业、重点项目、目前主要优势及弱项短板等。《提升方案》及《图谱》范围延伸到了县域工业的各个方面。

三、支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带动县域中小企业

一是鼓励“链主”企业投资开发成片土地,在取得土地后依照规划进行综合开发;支持“链主”企业围绕自身技术需求、市场需求,引进和培育配套企业,延伸至县域中小企业。

二是支持了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链企业专业化能力。截至目前,全省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8家,“小巨人”企业112家,认定“专精特新”企业582家。鼓励供应链企业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质量管理、追溯服务、金融服务、研发设计、采购分销等拓展服务。

四、推动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加大中小企业资金支持

一是建立了“一链一行”主办行制度,首批确定30家银行机构作为产业链主办行,333家企业成为第一批金融服务重点企业,推动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指导建行、工行等制定专属融资服务计划,为数控机床产业链授信450亿元。推动133户“专精特新”企业进入省级上市企业后备库,联合股转公司深入25户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

二是每年列支1亿元专项资金,对新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等进行奖励,对创新能力建设等项目进行奖补,培育提升更多优质企业。目前,43家重点“小巨人”企业获得国家支持资金1.05亿元;安排资金3.39亿元,先后支持了23条产业链192个产业培育和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安排2.6亿元支持119个已揭榜项目建设,助推重点产业链“卡脖子”补短板项目落地。通过财政专项资金牵引,拉动社会投资,解决产业链提升和“卡脖子”补短板技术应用难题。其中,对县域相关的70个产业培育和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及4个揭榜项目促进作用明显。比如:陕汽集团商用车有限公司在宝鸡市岐山县的陕汽商用车AGV生产线建设项目(重卡产业链)、陕西蒲城海泰新材料产业有限公司在渭南市蒲城县的高端液晶显示材料生产项目(新型显示产业链)、陕西宝尔成不锈钢管业有限公司在商洛市商南县的汽车不锈钢法兰加工项目(钢铁深加工产业链)等。这些项目的支持资金已拨付到位,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加大县域产业链招商项目建设,推动县域产业链延链补链

建立了省级重点产业链招商引资项目库,入库项目188个,其中在建拟建招商项目102个,招商引资意向项目86个,并设计制定了重点产业链招商引资项目册,印发给各专班和各市区。其中,县域产业链在建拟建招商项目近60个,比如:北京中瑞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宝鸡陇县投资的汽车齿轮加工生产项目(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陕西绥德臻梦镁公司在榆林市绥德县投资的年产15000吨高精度宽幅镁合金板材及镁合金制品项目(铝镁深加工产业链)、陕西熙和晶源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宝鸡市千阳县投资的千阳县比太光伏生产线建设项目(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等。项目册可以指导县级政府及企业精准招商引资,推动县域产业链壮大补强。

六、开展人才培育工作,为指导和帮助县域产业链发展打下人才基础

一是建设高层次人才专家库,安排专项经费,用于专家重大决策咨询、专题讲座等。认真做好人才相关工作,支持专业机构培训经营管理人才40000余人,推荐获批国家“启明计划”1人,省级“三秦学者”创新团队18个,“产业领军”人才17个。

二是切实做好专业技术人才培育,重点面向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六大支柱产业,开展专业技术技能培训90000余人次。发挥厅属继续教育基地作用,做好工程系列继续教育工作,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素养、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为我省县域工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打好人才技术基础。

经过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我省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21年,全省119个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集中区入驻法人企业11328个,县域工业集中区企业总数同比增加560个;完成工业总产值14547.9亿元、营业收入1480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8%和20%;实现利润总额910.05亿元、上缴税金617.8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2%和26.1%。

七、下一步工作

您提出用产业链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非常有价值,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充分采纳吸收,并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提升全省重点产业链发展水平若干政策措施》,支持链主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培育县(区)配套企业共同发展,加大对县域产业链配套企业、供应链服务企业支持力度。鼓励各产业链工作专班、各市(区)、各园区积极对接目标企业和项目,组建招商团队,开展精准招商。

二是加大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产业链发展专项资金对县域工业集中区工业建设项目、“揭榜挂帅”项目的支持力度,逐步建立特色专业园区产业指导目录。同时推进中小微企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县域工业园申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三是推动人才激励政策落地落实,以工业集中区、产业园区、创新平台为重点,打造引才聚才平台,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强人才培育,提高县域工业区人才就业待遇,优化中小微企业用工,着力缓解中小微企业用工中存在的“招不来、用不起、留不住”等问题。

专此复函。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7月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