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二届政协四次会议第330号提案的答复函
类别:B
签发人:张宗科
陕工信函〔2021〕252号
韩开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入推进一线工程师创新方法培训的提案》(第33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加大工作力度,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狠抓“六稳”“六保”工作,确保我省统筹推进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工作取得了积极效果,经济发展形势逐步好转回稳。2020年,全省实有市场主体442.17万户。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3389.78亿元,占GDP比重为51.1%,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开展工程师培训和评审工作情况
中小企业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中小企业、非公经济(民营经济)专业技术人才贡献了7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经济发展。
(一)开展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近年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原省中小企业促进局)每年度开展工业和信息化行业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小企业非公经济(民营经济)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工作,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了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及高技能人才培训,进一步促进了中小企业非公经济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水平。
(二)开展工程师职称评审。近年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原省中小企业促进局),从2009年起,每年度开展了中小企业非公经济(民营经济)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工作。同时,指导各部门、各市区人社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非公经济职称评审工作,提升中小企业、非公经济(民营经济)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能力。
(三)制定职称评审政策。2020年,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民营企业职称工作的通知》,结合我省中小企业非公经济(民营经济)发展实际,我们在专题研讨、实地调研、征求意见和专家论证等基础上,配合省人社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民营企业职称工作的通知》(陕人社函〔2020〕565号)。对做出突出贡献或引进的高层次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随时受理、及时办理。同时,对照我省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制定了《全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审评价标准》。
二、大力提升企业创业创新
(一)培育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协同创新和融通发展,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提高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2020年,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9户,43家企业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止目前,全省共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22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2户。
(二)加强“双创”基地建设。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改善创业环境,培育创业主体,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2020年认定了22家创业基地为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推荐4家省级基地成功申报为国家级示范基地,截至目前,省级基地108家,国家基地12家。
(三)成功举办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成功举办2020年“创客中国”陕西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二届“创客陕西”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遴选和发掘了一批中小微企业的好项目。其中宝鸡华煜鼎尊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的磁悬浮真空熔炼技术产业项目获得全国总决赛创客组一等奖,是我省历年来参加总决赛取得的最好成绩。
(四)积极配合省科协举办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2021年,配合省科协举办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及时在全省工信系统,特别是中小企业非公经济(民营经济)广泛宣传,积极推荐企业和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创新创业大赛,进一步提升企业和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
三、加大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
加大政策落实,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国家和省上支持企业创业创新政策,动员各级部门、各市区深入基层、园区和重点企业开展政策宣讲培训活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企业和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参加一线工程师培训,引导一线工程师参加职称评审,加大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让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更好掌握科技创新、一线培训、职称评审等政策,进一步提升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政策知晓度和获得感。
感谢您对一线工程师培训和企业科技创新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