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厅长: 韩宏琪
党组成员、纪检监察组组长: 刘卫阳
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 波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康宁
党组成员、副厅长: 朱 磊
二级巡视员: 羌 薇
二级巡视员: 郭正强
二级巡视员: 王殿坤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产业政策、工业法规、运行监测、规划投资、科技动态、高新技术、节能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汽车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无线电管理信息化产业、招标监管、大数据、县域工业、非公经济、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盐业管理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我省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发布以及相关政策解读。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财务审计、人事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党建、老干部工作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工业和信息化厅的财务信息、人事考核、党建信息、退休干部关怀等相关工作内容

对省十二届政协四次会议第617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十二届政协四次会议第617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 2021-05-11 15:02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别:A

签发人:张宗科

陕工信函〔2021〕162号

 

赵敏娟委员:

您提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 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案(第617号)收悉。结合我厅工作职能,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工信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扎实推动我省县域工业和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积极推进“一县一策、一园一业”,培育各具特色的县域工业,推动形成一批工业强县,促进县域工业集中区向特色化、产业化、差异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全力推动县域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县域工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19年,全省77个县(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389.73亿元,占县域GDP的比重为49.2%,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2%,拉动县域经济增长2.1个百分点。县域工业集中区成为县域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到2020年,全省181个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入驻法人企业11494个,同比增加458个;完成工业总产值12774.36亿元,同比增长0.1%;实现营业收入12906.63亿元,同比下降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96.8亿元,同比增长4.6%;从业人数117.63万人,同比增长2.6%。

从我省县域产业园区的发展来看,一是初步形成了一批资源优势突出,产业规模较大的特色产业集群。各市在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上重点相对明确,部分地理位置相近的县域工业集中区主导产业趋同,初步形成了一批产业集群。如安康市的汉阴、紫阳、平利、岚皋4县依托丰富的富硒资源,将工业集中区主导产业确定为富硒食品产业;榆林市府谷和神木的7个工业集中区将煤炭产业链延伸拉长,初步形成了能源化工产业集群。二是涌现出了一批主导产业清晰,区域竞争力较强的特色产业园区。去年以来,我们对部分具有特色产业性质的县域工业集中区进行专题调研。从调研情况看,园区特色产业主要涉及汽车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清洁能源、精细化工、航空航天、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有色冶炼等行业。三是成长出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带动强劲,专业特色明显的“园中园”。近年来,各地按照“工业地产”发展理念,积极引进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和骨干民营企业,在县域工业集中区内规划建设区中园,聚集了一批专业化程度高、配套能力强的中小微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吸引社会投资建设“园中园”的数量超过50个。

根据您的建议,我厅立足县域产业园区建设,将全力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园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好平台载体。一是指导各地加快完善和修编县域工业集中区产业发展规划,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园中园”互为补充,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大对特色产业园区的支持力度。二是积极开展特色产业链招商,按照“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市场化运作、集约化发展、产业化配套”的发展思路,鼓励和引导县域工业集中区依托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开展招商,吸引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集聚。三是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特色产业研发与转化功能性平台建设,对成功引进建成国家或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园区给予专项资金补助。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关心。

专此复函。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5月1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