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二届政协四次会议第604号提案的答复函
类别:B
签发人:张宗科
陕工信函〔2021〕154号
蒲小川、袁小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把西安“增材制造国家创新中心”打造为我省重要科创平台的建议》(第60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建设发展及全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是工信部落实《中国制造2025》第二家布局的国家级创新中心,于2016年12月获批筹建落户陕西,2019年9月正式揭牌。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依托西安增材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公司 联盟”形式组建,实行独立法人、公司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建设地点在西安高新区,公司董事长为卢秉恒院士。中心吸引了13家核心企业、5所重点高校、5家研究机构、8家用户企业参与建设。
筹建以来,省工信厅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及工信部具体要求,协调各方力量,落实建设条件,扎实推动创新中心各项建设工作。一是学习借鉴经验。组织力量赴广东、江苏进行专题调研,学习借鉴先进省份经验,邀请工信部专家指导。二是建立推进机制。成立筹建协调领导小组,省工信厅、西安高新区、省金控集团和西安增材研究院等单位参加,先后协调解决了临时办公地点、厂房及省级支持资金对接落实等问题,2年内完成开工建设到搬迁入驻。三是加强跟踪服务。建立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季报、重大问题专报制度,创办《增材制造》内刊,持续跟踪创新中心基础建设、项目进展等情况,做好相关协调服务。四是强化动态指导。省工信厅组织工作人员和相关专家多次现场调研指导,建立筹建进展月报、季报半年报制度,先后协调解决了项目、人才、成果申报等问题。五是扎实稳步推进。下达《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推动创新中心全面建设发展,2019年通过工信部考核评估,成绩良好。
经过3年多建设发展,创新中心研发大楼、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合作交流、可持续发展等工作均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依托公司建设不断规范。截至目前,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资产总额达到35764万元,研发大楼及厂房28700平米。现有员工230余人,其中院士2名,研发人员占比80%。设立职能部门7个,成立材料、设备、检测等专业研究所7个。二是平台建设初具规模。采购设备100余台(套),建设研发中试、公共测试、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已建成中试线7条、实验室5个、创新服务平台2个,已形成面向用户提供工艺技术解决方案、中试验证、检验测试等一站式服务能力。三是科研活动及成果转化成效显现。成立课题组11个,研发项目12项,攻克了航空航天大型金属结构件等“卡脖子”关键技术,申请专利221项,制定国际和国家标准5项,孵化企业3家,获得我国首例个性化医疗注册证,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技术服务50余项。四是产学研协同取得进展。联盟成员已发展224家,其中产业上下游企业144家、高校院所58家、海外企业7家。与德国西门子、美国GE公司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获批为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五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以申请专项、委托研发、人才培训等形式取得收入,面向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开展研发和制造服务,累计收入1.3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技术成果转化、委托研发和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获得收入的自我发展能力。
下一步,省工信厅将认真吸纳提案相关建议,结合创新中心发展实际,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举措,推动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陕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创新中心依托公司进一步建立健全责权明晰的现代法人治理架构和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规范董事会管理,发挥股东单位作用,建立科学高效决策机制,提升重大事项决策水平。健全创新中心治理体系,加强内部制度建设,提升管理能力和运行效率,实现经营活动自主决策、自我管理。
二是加强共性技术研发。推动创新中心面向增材制造行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产业前沿及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及转化扩散,突破产业发展共性技术供给瓶颈,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创新中心面向行业提供创新服务,推动创新平台开放共享,支撑产业培育和创新能力提升。
三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以产业化为导向,支持创新中心建立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集聚培养高水平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管理团队,积极探索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股权、期权激励和奖励等收益分配机制。探索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创新商业运行模式,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利用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参与创新中心建设。
四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创新中心建立以市场化机制为核心的成果转移扩散机制,加快科技成果首次商业化应用和产业化。支持创新中心通过技术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企业委托研发、检测检验和为行业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获得稳定收入,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建设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期待您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关注和支持我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专此复函。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