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555号建议的答复函
A类
签发人:黄新波
陕工信函〔2024〕240号
汪文展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支持咸阳市茯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55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3年,全省茶产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重要指示,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陕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陕政办发〔2023〕13号)文件要求,不断强化“链式思维”,按照“稳面积、优结构、强品牌、提效益”的发展思路,抓实抓细生产、加工、营销三个关键,实现生产环节种好茶、加工环节做好茶、营销环节卖好茶的建设目标。全省茶园面积301.59万亩,茶叶总产量13.97万吨,总产值257.40亿元(其中茯茶产量1.19万吨,产值25.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80%、8.80%和12.8%,综合产值突破900亿元。安康富硒茶、汉中仙毫、汉中红、泾阳茯茶4个区域公用品牌参与2023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品牌总价值达111.93亿元,增幅26.45%。
我省茶产业是食品工业中极具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产业,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聚焦茶叶标准化厂房建设和生产加工设备更新换代升级,夯实产业基础。培育精深加工企业,提高产业水平。立足市场需求,创新开发增强产业活力。在持续提升仙毫、翠峰、毛尖、炒青、红茶、茯茶等传统拳头产品效益的同时,系列化推出桂花红茶、茉莉红茶、袋泡茶、速溶茶等多元化产品,研发调味茶、茶酒、茶饼、茶酸奶、茶饮料以及茶氨酸压片糖果等深加工保健产品、含茶食品10余种,以满足茶叶全场景消费需求。
聚焦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咸阳和泾阳茯茶为代表的茯茶产业发展迅速,生产加工业逐渐壮大,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茯茶成功走出国门,作为国礼用品出现在“中国-中亚峰会”等国际重要场合,已成为陕西又一靓丽名牌。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非常重视我省茶产业发展,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一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制定实施消费品“三品”工程专项行动,持续将我省茶产业打造成为优势特色食品产区和优势食品产业。在推进省级重点产业链--富硒产品产业链中以“做亮茯茶、做优绿茶、做大红茶”思路具体实施。重点支持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牵头承担工业和信息化部“茯茶绿色制造关键工艺开发与系统集成项目”,项目已建成并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00万元。先后拍摄3集《陕茶 我家乡的茶》和《中国硒谷》6集专题纪录片,在陕西卫视播出,进一步宣传提升“陕茶”品牌知名度。确定和平茶厂为首批省级富硒食品产业链链主企业。秦汉古茶、硒宝科技、八仙云雾等6户企业分别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23年在产业链提升项目、工业转型升级资金专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奖励项目、“揭榜挂帅”项目、全省消费品行业稳产增产奖励资金等方面共计支持精制茶加工项目56个,涉及全省5个地市。建立“富硒食品产业贷+贷款主办行”机制,专门开发“茶叶贷”“乡村振兴助力贷”等金融产品,大力支持茶产业发展。
根据您的提案内容,结合我厅职能,提出以下意见:
一是我厅将会同省级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合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在全省继续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坚持把稳增长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以“政策支持、服务企业、以销促产”为抓手,充分发挥我省茶业产区的地理特色和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企业“提品质、创品牌、拓市场、增规模”,全力将我省茶产业培育成为优势特色食品产区和优势食品产业。
三是持续推进我省食品产业发展,我厅主导的省级产业转型升级资金和省级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等政策将在同等条件下给予咸阳茯茶加工企业倾斜。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4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