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西南地区(成都)化工产业链产销融合对接会暨项目合作洽谈会成功举办
会议现场
为进一步促进榆林市化工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相衔接,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12月7日,“2023年榆林-西南地区(成都)化工产业链产销融合对接会暨项目合作洽谈会”在成都举行。陕西省工信厅原材料处二级调研员陆莹出席会议并致辞,榆林市工信局副局长柴剑作推介发言,榆林市能化产品重点县市区工贸局负责同志、重点能化企业负责人,以及下游现代塑料加工企业代表130余人参加会议。
陕西省工信厅原材料处二级调研员陆莹致辞
陕西省工信厅原材料处二级调研员陆莹在致辞中指出,陕西拥有化工产业资源禀赋综合优势,煤油气盐等化工原料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同时陕西也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能源化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国防工业科技基地。近年来,陕西省发展现代化工产业的政策导向作用突出,相继出台了《陕西省“十四五”高端石化化工产业发展规划》《陕西省“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通过强化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持,切实做好提品质、调结构、促转型各项工作,推动全省石油化工、现代煤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他热忱期盼,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吸引更多的企业家来陕投资兴业,共同推动陕西省化工产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榆林市工信局副局长柴剑致辞
榆林市工信局柴剑副局长从榆林市情、能化产业发展情况和合作潜力三方面作推介致辞。他指出,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始于1998年已完成投资5000多亿元,建成重点项目170多个,构建起了以煤油气盐开发为基础,电力、化工为主导的能化产业体系。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43亿元,其中能源化工产业占67%。下一步,榆林将锚定双碳目标,围绕“创新、安全、转型、三化”八字方针,积极推动煤油气多能融合,绿电、绿氢、绿氧与现代煤化工融合,积极打造产业链条互补、功能设施齐备、集聚一体化发展的绿色低碳高端能化基地,持续提升营商环境,不断强化政策保障,全力配套要素资源,有力促进成都、榆林两市在现代化工产业方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作产品推介
陕西亿海优塑供应链有限公司代表就采购需求发言
会上,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等7户企业代表就产品性能、应用前景、创新成果、未来规划等方面进行全面推介,陕西亿海优塑供应链有限公司、成都辰翼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7户企业代表就采购需求进行交流发言。
签约仪式
本次会议成功签约项目22个。其中项目合作12个,合作金额20.89亿元;购销合同3个,合计金额4.84亿元;战略合作协议、购销意向协议6个,合计金额1.1亿元;框架协议1个,合计金额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