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解析 | 基于ESIA法的城轨企业网上比价流程优化
随着新形势下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如何更好更快地解决运营物资采购供需不同步、提升运营物资供应能力的需求,缩短采购周期、提升内部效率往往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围绕提升运营物资供应能力、压缩采购操作周期等目标,以A企业为例,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物资常用的网上比价模式按照ESIA分析法进行诊断优化,在理想情况下,通过采取消除非增值活动、简化流程和表格、整合串行流程为并行流程以及自动化等措施,可较大幅度压缩操作周期。
一、基于ESIA分析法的流程优化分析
通过对业务流程的不断完善和优化,有助于保持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是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物资采购网上比价模式的一种有效方式和策略。基于ESIA分析法,通过清除(Eliminate)、简化(Simply)、整合(Integrate)和自动化(Automate)四个步骤对原有的网上比价流程进行内容改进、流程自动化,减少流程中非增值或无效活动,调整核心增值活动,帮助企业有效提高流程运营能力,在打破部门间壁垒、增强跨部门横向协作、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实现企业的控本增效目标。如某企业运用ESIA法,结合实际减少采购业务流程中的不增值环节,实施改进方案后整个采购业务合同签订效率提升35.03%,全业务流程精简41.5%,在采购业务审价环节,节省采购成本5000万元,降本增效取得积极成效。
二、A企业网上比价案例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一般参照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相关政策规定,通过公开招标、直接谈判、网上比价(或询价比选)、原设备配备(或单一来源认定)等方式开展运营物资采购。其中,公开招标和网上比价两种模式相对更为常见,而网上比价模式适用非技术评审、低价中价的比选项目,包括公开比价和邀请比价两种方式。A企业网上比价模式以运营物资采购为主,有办公用品采购、打印机耗材采购、通用设备材料采购、废旧物资出售等,对于不涉及公共安全物资的采购项目也有较多涉及。历史的采购数据中显示,A企业网上比价模式涉及的采购物资金额不大,但是整体占比超30%,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一)A企业原网上比价流程
A企业原网上比价流程的关键进程为:合同实施计划—公告办法上会—挂网接收报名—比价结果导出—澄清(如有)—结果报告审定—超预算澄清—结果报告审定—发起合同会签—合同生效。若按照流程串行处理,预计需要经过31个流程节点,耗时约117个工作日。当然,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因人因事而异,此外仅供参考。同时,通过将原网上比价流程按照增值活动或非增值活动进行分类,从检查、输送、耽搁、存储四种情况进行化整为零分解耗时,并明确操作者和活动类型。
(二)基于EISA分析法的流程优化
通过采取消除非增值活动、简化流程和表格、整合串行流程为并行流程以及自动化等措施,在理想情况下(排除实际操作过程遇到多次挂网失败等实际问题以及客观条件不满足等情况),可将网上比价流程原流程的约117个工作日预计简化为42个工作日,提升率为64%。
步骤1:消除非增值活动
根据原网上比价流程诊断结果,通过消除非增值活动,将原网上比价流程的117个工作日压缩到70个工作日(见表1)。
步骤2:简化流程和表格
通过对表格、程序、沟通、物流等方面进行简化,包括统一公告办法模板、加大合同授权和简化审批流程、夯实物资标准化基础和优化预算指导价功能、开展消耗预测和提前签署框架协议等方式(见表2),以及结合相关规定,充分考虑将串行流程改为并行流程的可行性和合规性,在合规的情况下节约起草合同环节,压缩操作周期。
步骤3:自动化
通过采用电子化合同及流程提醒督办,压缩合同审批和合同签署盖章等环节,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和失误。
综合来看,经优化后的网上比价流程重点在检查、输送、耽搁和存储环节分别都有较大优化,优化后流程节点从31个减少为16个,耗时从117个工作日减少了42个工作日(见表3)。
三、小结与展望
A企业原网上比价系统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进行了升级优化,从半信息化提升为全信息化,同步也从供单个企业内部使用的网络平台逐步升级为可供行业内各兄弟企业使用的网上比价功能模块。通过基于以往的工作经验和相关规定进行流程梳理,按照ESIA分析法进行诊断优化,为企业后续围绕提升运营物资供应能力、压缩采购操作周期等开展的各项工作提供了针对性的参考,同时也可将这种理念应用到更多场景和行业中去。
来源:《招标采购管理》202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