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延长力量
延长石油集团精准研判形势,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稳增长作为上半年工作重中之重,抓早动快,扎实开展“开局即决战、稳增长多贡献”活动,抢抓市场机遇,全力“促销、增产、占市场”,年度各项考核指标实现“硬过半”,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为全省稳增长、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延长石油集团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03.54亿元,同比增长39.53%;实现税费 241.76 亿元、同比增长 13.68%;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12.7%,为全省工业稳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1 直面困难 勇挑重担 全力稳增长多贡献
年初的疫情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较大影响。延长石油集团综合研判国际国内大环境及市场形势,认为必须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状态把一季度各项工作干好,为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打好基础。集团党委抓早动快,在春节假期期间,就及时部署一季度在全集团开展“开局即决战稳增长多贡献”活动,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克服疫情影响,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进姿态大干一季度,着力“促销、增产、占市场”,为全集团年度目标实现及全省稳增长多作贡献。
全集团闻令而动。集团多次召开党委会、总办会、专题会研究稳增长工作。在一季度正常预算指标的基础上,设定一季度稳增长生产经营竞赛指标,拿出6000万元设立一季度工业稳增长贡献奖,激励基层单位全力掀起大干热潮,为稳增长多作贡献。集团领导班子走在前,干在先,下沉一线积极推动“稳增长多贡献”工作,逐个单位核实工作任务,夯实工作指标,帮助协调解决问题。集团各生产单位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全力增产增效。全集团有效克服冬季雨雪低温、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各种困难挑战,全面超额完成了一季度各项生产经营任务,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稳”,为上半年“双过半”打下良好基础。
延长石油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持续在全集团开展“稳增长多贡献”活动,制定《延长石油集团贯彻落实稳经济工作措施》,提出了稳增长、稳供应、稳投资、保就业、保安全等7 个方面 27 条具体措施。集团所属各单位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推进“优煤、稳油、扩气、增电”工作,原油采炼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煤炭、化工品等主要产品产量均大幅增长;集团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03.54亿元,同比增长39.53%,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12.7%,发挥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特别是利用进口原油补充原油资源,上半年加工进口原油34.61万吨,加工进口原油实现工业产值18.79亿元、工业增加值4.84亿元;按每加工1吨原油为陕西节约5吨原油储量测算,可为我省节约150多万吨原油地质储量,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扩投资 促转型 以高质量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是稳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延长石油认真落实我省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年工作部署,聚焦做强做优主业和延链补链强链,全面加快在建项目建设,积极谋划推动一批新项目,上半年投资完成同比增长20.36%,完成年度考核值的61%,以项目建设的全面提速和突破提升,为全省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其中,上半年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1.23%,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新建石油产能,新增探明天然气储量、新建天然气产能均大幅增长。全球规模最大的榆神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建成中交,年可转化低阶煤150万吨,较生物乙醇节约粮食150万吨/年,奠定了我国煤制乙醇工业化国际领先地位,该项目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二甲醚羰基化制乙醇技术,是世界煤化工产业在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和乙二醇四大路线之外,开辟的一条全新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工艺路线,对保障国家粮食能源安全、示范带动能化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内成本和能耗最低的榆煤化3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建成投产,将捕集的二氧化碳全部用于油田驱油开采与地质封存,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相当于植树1668万棵,为推进制造业与采掘业协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并对能化、电力等行业低碳转型发展极具示范效应。此外,江苏泰兴轻烃深加工、富县电厂等项目加快推进。巴拉素、可可盖煤矿提速建设,首创“打井不下井”建井模式,千万吨智能化矿井集群加快形成。
3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作用 为企业发展蓄势赋能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是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总窗口,是深化科技创新战略的有力抓手,是打造陕西科技创新新高地、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延长石油充分发挥省属企业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秦创原建设,在国企创新中心建成科创与转化中心,出台实施三年行动方案,配套奖励激励机制,组建专班全力推进两链融合、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各项工作,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实现较大提升。
紧盯“卡脖子”关键技术,延长石油不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关键技术、致密气田高效勘探开发技术取得新突破,勘探成功率大幅提高。鄂尔多斯盆地深层勘探技术、千万吨大油田持续上产稳产关键技术,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延长石油集团针对生产技术难题和科技创新瓶颈,大力推广“揭榜挂帅”工作机制。内部开展“结对子”技术攻关,上半年围绕油气勘探开发、新材料、绿色环保等领域实施8项产业“卡脖子”难题攻关项目,油田采收率同比提高 0.44个百分点,原油实现十五年千万吨以上连续稳产;外部实施产学研创新攻关,联合项目原技术方,持续攻关产业达产达标技术难题,ACO(轻油催化裂解)、DCC(重油催化裂解)两个全球首套工业装置运行稳定性显著提升,双烯收率分别提高7.21、1.82个百分点,年增加产值4.48亿元。
作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陕西省首批创新型企业,延长石油集团拥有6个科研机构,31个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3个中试基地,设置了油气勘探开发、煤炭、聚烯烃等技术研发中心,形成了专业齐全、优势明显的研发体系。通过柔性引才引智,设立陕西省1号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青年专家联盟,先后引进院士20余人、博士50余人、国家级和省级专家80余人,培养了10个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人才主力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为统筹国内外科技资源,延长石油集团先后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国科技大学、西北大学、丹麦托普索等20余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探索形成了“2 3 4”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延长模式”(“2”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3”即前沿探索、中试研究和工业示范3个层次;“4”即技术驱动、平台联动、人才流动和资本撬动),最终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利益共享。
延长石油集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现已在油气勘探开发、能源清洁高效转化、节能环保、精细化学品及终端高端产品等领域取得了20余项重大科技成果,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套装备和首批次材料技术,煤油气综合利用、合成气制乙醇、油煤共炼、钴基费托合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有机废水“零排放”等多项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建成投产了规模化工业示范项目,国有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4 赓续精神血脉 凝心聚力再造一个“新延长”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为我们擘画了陕西今后五年发展的美好蓝图,要锚定“六个更高”目标要求、八个方面总体要求,扎实推动九个方面重点任务。延长石油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循环、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实施“油化并举、煤气电并重、新能源新材料并兴”产业战略,加快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调整,实施市场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低碳化转型,推动技术创新、机制创新、产融结合、组织变革,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低碳综合能源服务商和高端石化产品供应商,凝心聚力再造一个结构优、能耗低、效益好、实力强的“新延长”,为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延长贡献。
延长石油创立于1905年。1907年钻成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1935年,中国石油工业史上第一个党支部在延长石油厂成立。在延安精神的鼓舞下,延长石油培育形成的“埋头苦干、不怕困难”的优良作风,成为延长石油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财富。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延长石油始终为中国民族工业、革命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延长石油将持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按照全省部署,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延安精神,传承弘扬企业“埋头苦干、不怕困难”优良传统,切实对党忠诚、担当尽责,全力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以饱满精神状态和实际工作成效为陕西高质量发展贡献延长力量。
(张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