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厅长: 韩宏琪
党组成员、纪检监察组组长: 刘卫阳
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 波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康宁
党组成员、副厅长: 朱 磊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 勇
二级巡视员: 羌 薇
二级巡视员: 郭正强
二级巡视员: 王殿坤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产业政策、工业法规、运行监测、规划投资、科技动态、高新技术、节能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汽车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无线电管理信息化产业、招标监管、大数据、县域工业、非公经济、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盐业管理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我省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发布以及相关政策解读。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财务审计、人事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党建、老干部工作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工业和信息化厅的财务信息、人事考核、党建信息、退休干部关怀等相关工作内容

国家能源集团上半年主要经营指标实现量增质升

国家能源集团上半年主要经营指标实现量增质升

时间: 2022-07-26 15:42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7月25日上午,国家能源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经营情况。今年上半年,国家能源集团在疫情反复、市场波动等多方压力下,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运行稳”,上半年“双过半”。

“主要经营指标量增质升,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国家能源集团新闻发言人张玉新表示,上半年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延续了集团公司重组成立以来的良好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家能源集团煤炭产量3.0亿吨,同比增长6.2%,销量3.9亿吨;发电量52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铁路运输量2.3亿吨;黄骅港务和天津港务两港装船量1.2亿吨;航运量1.1亿吨;含主要中间品的化工品产量1523万吨。

在增产保供方面,国家能源集团坚持安全增产、系统保障、吨煤必争,自产煤月均突破5000万吨;强化火电设备运维和精细化检修,火电发电量约占全国的17%;运输产业高效保障一体化稳定运行,新朔铁路煤炭装车量多次刷新神池南、大同东口交接纪录,航运量同比增长12%。

在投资稳经济方面,国家能源集团制定实施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专项方案,发展投入493亿元,同比增长51.4%。研发投入32.5亿元,同比增加53%。集中开工电力项目11个、总装机1238万千瓦、总投资861亿元,发挥投资带动效应,提升可持续保供能力。

在安全环保方面,国家能源集团制定实施六十条举措,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巩固提升年”,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煤矿井下劳务派遣用工全部退出,矿山应急救援队参与“应急使命·2022”演习,获得主管部委充分肯定。16台火电机组获评能效对标5A级优胜机组,黄骅港务成为全国首个荣获中华环境优秀奖的港口企业。

在稳价稳市方面,国家能源集团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自产动力煤兑现率超过100%。严格执行煤炭限价政策,购销价格长期保持稳定,累计向社会让利超560亿元。

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国家能源集团投入帮扶资金1.55亿元,助销农特产品5663万元,定点帮扶工作连续取得“好”的最高等次评价。

在科技创新方面,国家能源集团重点布局与业务密切相关的科技攻关,国际首次实现40兆瓦等级燃煤锅炉35%液氨混烧,“高效灵活二次再热”项目入选科技部重大成果典型案例,1项地下水库坝体专利通过中国专利金奖评审,准能集团“5G 无人驾驶”项目实现多编组作业,35兆帕智能快速加氢机入选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录。

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每年都获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获评2019-2021年任期考核A级,2019-2021年任期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企业,2019、2020年度央企党建责任制考核A级,2021年度央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考核A级。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最后一年,国家能源集团改革主体任务基本完成,同时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数字中国”战略部署,正在加快推进集团绿色转型、数字转型。

在国企改革方面,国有经济“五力”不断增强。集团应建董事会范围内的508家企业全部实现应建尽建,积极引入外部董事,董事会中外部董事占多数。龙源环保、国能信控在专项改革考核中获评标杆。RISE品牌战略和CE·CE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发布。 

在数字转型方面,国家能源集团根据各项业务情况推进数字化水平,煤矿智能化建设加快推进,火电智能控制系统iDCS在20家电厂成功应用,智慧化工首批统建系统上线,集团公司铁路调度信息系统工程竣工。深化智慧管理,新ERP系统、基石项目持续完善,电商平台、电力交易决策支持与智能售电系统拓展应用,集团数据资产管理体系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国家能源集团下半年将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加力能源安全,全力抓实安全生产,全力保障能源供应,全力防范各类风险;二是持续加力提质增效,抓实一体化协同创效,抓实精细化降本增效,抓实系统化管理提效;三是持续加力绿色转型,更大力度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更快速度推进清洁能源规模化,更深强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四是持续加力科技创新,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协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五是持续加力创建一流,高标准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高效率推进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