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厅长: 韩宏琪
党组成员、纪检监察组组长: 刘卫阳
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 波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康宁
党组成员、副厅长: 朱 磊
二级巡视员: 羌 薇
二级巡视员: 郭正强
二级巡视员: 王殿坤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产业政策、工业法规、运行监测、规划投资、科技动态、高新技术、节能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汽车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无线电管理信息化产业、招标监管、大数据、县域工业、非公经济、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盐业管理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我省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发布以及相关政策解读。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财务审计、人事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党建、老干部工作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工业和信息化厅的财务信息、人事考核、党建信息、退休干部关怀等相关工作内容

河南经济触底回升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1%

河南经济触底回升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1%

时间: 2022-07-25 16:05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记者从7月22日召开的2022年上半年河南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面对超出预期的风险挑战,今年以来河南省打出了创新引领、深化改革、“万人助万企”“三个一批”“四个拉动”“五链耦合”等一整套政策组合拳,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触底回升、企稳向好的态势,顶住了超出预期的压力,稳住了经济运行基本盘。

据介绍,今年以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超出预期。从3月份开始,国内多地先后集中暴发疫情,产业链、供应链一度不畅甚至中断,正常的经济循环秩序受到严重冲击。进入5月份,河南省内多地发现输入性感染病例,叠加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等制约因素,全省主要指标增速明显回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面对超出预期的风险挑战,河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上下深入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一方面立足当前,多措并举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影响,着力稳定经济大盘。探索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运行保障机制,以对4.76万家白名单企业(项目)实施“四保 一保”措施(保生产经营、保物流畅通、保政策助力、保防疫安全以及干部包保)为抓手,以搭建运行调度平台、实体化专班监测调度为保障,推动防疫与生产双线运行、深度嵌合,真正实现了平时能防、疫时有备、平急转换、常态长效;另一方面谋划长远,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推进改革创新,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蓄势增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因短期刺激经济重新回到粗放式发展的老路,在做好稳经济的同时保持改革创新开放力度不减、工作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从已经发布的上半年成绩单看,河南省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1%,自2020年前三季度低于全国后首次实现反超,增速居全国第17位、较去年同期前移8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5.4%、10.3%、0.3%,比全国高2个、4.2个、1个百分点,在全国位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前移10位、18位、11位。

“具体来说,可以用‘稳、进、好’3个字来看上半年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健介绍,“稳”,就是经济大盘稳。一是投资稳。滚动开展3期“三个一批”活动,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过1万亿元,郑济高铁郑州至濮阳段、郑州航空港站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建成投用,特别是投资结构更加优化,工业投资、技改投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2.3%、37.7%、40.3%,高于全部投资12个、27.4个、30个百分点,平顶山、开封、鹤壁、新乡、信阳等地投资增速均在12%及以上,充分发挥了当前稳经济、长远增优势的双重作用。二是工业稳。40个工业行业大类有31个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到77.5%,新兴产业、重点支柱型产业生产形势较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制造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合计达57.4%,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个、11.6个百分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连续五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三门峡、濮阳、新乡、平顶山、郑州、漯河等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了7%以上的较快增长。三是农业稳。夏粮总产量达到762.61亿斤、播种面积8525.64万亩,均居全国第1位,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河南贡献。

“进”,就是发展势能进。一是重点改革持续深化。连续4年开展全省营商环境评价,营商环境企业满意度从2019年的84%提升至2021年的90%,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晋升国家“A”级,6家省管企业集中揭牌,省直事业单位改革、开发区改革基本完成。二是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功获批建设,新挂牌第二批3家省实验室,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聘任院士校长,新建13家中试基地、15家产业研究院、446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第四次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三是对外开放势头良好。开展郑州航空港区“二次创业”,河南自贸区累计形成479项创新成果,郑州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9.25%,河南中欧班列首次以“中豫号”统一命名,全省进出口总值在去年高增速的基础上实现7.9%的较快增长。

“好”,就是质量效益好。一是企业效益逐步改善。把保市场主体作为稳经济的根本举措,“万人助万企”活动新增包联企业1.2万家,“四保”企业(项目)白名单覆盖率达85.9%,出台实施9方面44项155条等一揽子政策举措,上半年累计为市场主体送达税费政策红利1106.11亿元。在政策助力下企业信心和活力增强,生产经营平稳向好,截至6月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884.6万户、同比增长8.2%,前5个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7%,上半年37户省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53.5亿元、同比增长11%。二是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坚持以稳就业为牵引带动居民增收,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9.3万人、占年度目标的62.5%,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60.46万人次,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33万元、同比增长4.6%,城乡居民收入比由去年同期的2.4缩小到2.36。三是财政收支保持平衡。上半年河南省地方级留抵退税420.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口径增长4.2%,其中科技、公共卫生、乡村振兴、金融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38.2%、25.5%、25.4%、226.7%。

随着宏观经济政策发力显效和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下半年经济增长具有蓄势提速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抢抓窗口期、积极有为开展工作,把各项决策部署落细落地,就一定能巩固拓展经济稳定恢复的良好态势,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马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