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厅长: 韩宏琪
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 波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康宁
党组成员、副厅长: 朱 磊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 勇
一级巡视员: 王殿坤
二级巡视员: 羌 薇
二级巡视员: 郭正强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产业政策、工业法规、运行监测、规划投资、科技动态、高新技术、节能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汽车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无线电管理信息化产业、招标监管、大数据、县域工业、非公经济、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盐业管理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我省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发布以及相关政策解读。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财务审计、人事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党建、老干部工作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工业和信息化厅的财务信息、人事考核、党建信息、退休干部关怀等相关工作内容

插上科技“翅膀”打造县域经济转型“强引擎”

插上科技“翅膀”打造县域经济转型“强引擎”

时间: 2025-10-09 11:26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近年来,云南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聚力打造产业园区主阵地,推动工业经济结构优化与能级跃升,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插上科技“翅膀”,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曾经,耿马的工业多以传统资源型、初加工型产业为主。面对新发展阶段的要求,耿马县深刻认识到,唯有向科技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才能在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

为此,耿马县委、县政府精准施策,将科技创新深度融入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抓住临沧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强化科技赋能,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专家团队+科技服务队+乡土人才”的技术服务体系,搭建云南省专家工作站3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突破蔗渣改性等关键技术14项,转化科技成果94项,培育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户、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1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户、云南省创新型中小企业9户,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作为工业转型的主阵地,耿马产业园区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园区不再仅仅是企业的简单聚集地,而是通过高标准规划建设,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和政策支持体系,着力打造吸引科技型企业、汇聚创新要素的‘强磁场’。”耿马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局长俸昱表示,耿马县主攻产业园区主战场,完成空间规划布局“一园三片区”,园区建设以来累计投入20.78亿元。

耿马县以蔗糖全产业链凝聚要素、精准招商、建强园区,整体谋划和打造蔗糖产业配套链、要素供应链、产品价值链、技术创新链,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服务向园区集成。2025年3月获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新设立省级产业园区。据介绍,云南耿马产业园区共有入园企业54户,规上工业企业20户,2025年1—8月实现工业总产值29.93亿元,完成营业收入23.03亿元。

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突破,推动蔗糖产业“聚产成链”,深耕“一根甘蔗吃干用尽”,构建“五链协同+N端突破”的经济循环体系,实现蔗糖全产业链“从头甜到尾”。糖产品链引进5户链主企业开展原糖精深加工;糖蜜链引进3户链主企业生产糖蜜衍生产品;蔗渣链引进2户链主企业制造纸浆品类、可降解餐具;滤泥链引进3户链主企业将制糖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让甘蔗从地里来又回到地里去;蔗叶蔗梢链引进3户链主企业推进“四化”利用;“N”链在可降解地膜生产、无人机飞防实现突破,有效解决地膜“白色污染”和病虫害统防统治。通过推进“5+N”绿色循环,形成了“糖、酒、纸、饲、肥、新材料”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实现甘蔗“全株利用”。“2024/2025榨季,全县甘蔗工业入榨量235.46万吨,产糖量31.62万吨,甘蔗入榨量、产糖量稳居全省第一,甘蔗综合利用率居全国前列,蔗糖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付开新介绍。

围绕制糖上下游产业及配套服务业精准招商,引进上海绿赛可实业有限公司等上下游企业,按照一二三产“中小微企业融通、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集群思路,谋划实施项目89个,推动蔗糖产业接“二”连“三”转型升级。以甘蔗产业链为纽带,引进培育各类涉糖企业200余户,衍生农资化肥等与甘蔗产业有关的服务公司128家,带动就业3500余人。

同时,耿马县积极实施产业提质工程,引导企业推进技术改造,拓展产业链延伸,提升产品竞争力。大力推动茶叶、橡胶、坚果、中药材、肉类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发展现代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全力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截至目前,全县共有规上工业企业50户,其中亿元产值企业10户。2025年1—8月,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2.95亿元、营业收入26.86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