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高质量发展巡礼 || 灌南腾飞
江苏省灌南县始终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队伍培育壮大行动,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多项措施,推动“小升高”“规转高”,助力中小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升级,规模以上企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企业迈进,计划新增10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瞪羚企业,净增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90个产学研合作项目,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经济发展中,江苏省灌南县以科技创新为有力画笔,精心勾勒产业发展的全新蓝图,全力构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在产业发展的新赛道上疾驰奋进,为县域经济的腾飞注入磅礴动力,一幅波澜壮阔的产业发展新画卷正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渐次展开。
灌南县工信局张庆霹表示,灌南县将持续通过推动头部企业提产扩能、节能降耗、“智改数转”、提质增效等一系列举措,全方位拓展和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沿着“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的培育路径,精心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助力县域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提质增效。
创新求索
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
江苏福邦药业有限公司无疑是灌南县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中的璀璨明星。副总经理何林受介绍,企业在研发投入上始终保持着坚定的决心与力度,每年投入2000万—3000万元用于研发工作,这一投入规模占据了销售收入的4%—5%。在已拥有片剂生产线、胶囊剂生产线、溶液剂生产线等8条生产线的坚实基础上,福邦药业今年进一步加大创新步伐,积极投资新建抗肿瘤的固体制剂、水针、粉针及相配套的合成车间,矢志不渝地瞄准抗肿瘤药物开发这一极具潜力的领域,全力开拓新的市场版图。
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灌南攻坚克难,创新求索,不断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为实现产业经济崛起增添新动能。近年来,灌南县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良好环境,鼓励像福邦药业这样的企业加大前沿先导技术研发以及重大战略产品研发力度,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与扶持,各类创新要素如百川归海般向企业集聚。
目前,全县新招引科技型企业签约数量达到20家,为企业发放的科技奖补资金累计超过300万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稳步提升至0.7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规上工业产值中的占比达到10.3%,12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入库,新增的产学研成果数量多达36个。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生动地展现了灌南县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的科技根基。
绿色转型
开启深刻变革之旅
钢铁产业,在灌南县规模以上工业中占据着近乎半壁江山的重要地位。然而,长期以来,企业大而不强、科技含量偏低、生产方式较为粗放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双碳”目标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导向的大背景下,推动钢铁产业加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已然成为灌南工业稳定增长道路上必须攻克的关键课题。
连云港亚新钢铁有限公司勇立潮头,率先开启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之旅。走进亚新钢铁的智能管控中心,一幅现代化、智能化的生产运营图景便呈现在眼前。风、水、电、气及各车间的运行情况,在巨大的显示屏上清晰呈现,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凭借实时的数据反馈,能够迅速、精准地发出各种指令,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亚新钢铁能源部部长吴军武说,通过大数据监测分析这一先进技术手段,企业成功实现了对厂区能源的全面监测、精准控制、优化调度以及高效的故障诊断。这一系列智能化举措带来了显著的成效,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约2.62%,仅全年度就可降低标准煤消耗达7万吨之多。
灌南临港产业片区负责人张浩表示,灌南县积极顺应钢铁产业链低碳化、绿色化、精品化的发展大势,深入挖掘产业链潜力,延伸后道产业链,精心打造以长材为主、板材为辅的精品钢产品结构。此外,灌南县找准自身定位,通过差异化发展策略,全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钢铁产业集群。亚新钢铁的成功转型,不仅为灌南县钢铁产业迈入“绿色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其他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与示范样本。
科技驱动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灌南县,创新无疑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如同强劲的春风,为众多企业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与无限可能。连云港光鼎电子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典型受益者。
作为华为、中兴等5G设备配件的重要供应商,光鼎电子敏锐捕捉到科技创新带来的发展契机,果断投资600多万元,新上IGBT功率转换器件生产线。凭借卓越的品质与创新能力,其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灯具成功打开国际市场,远销欧美10多个国家。去年,公司外贸订单呈现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累计进出口总额达到578万美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45%。
灌南县的钢铁冶金、化工新材料及精细化工、绿色食品、机械电子四大主导产业,以及板材家居、纺织服装两个特色产业,共同构成了县域经济的坚实支柱,占全县规上工业经济总量的90%以上。为了在产业发展的新赛道上持续保持领先优势,灌南县紧紧抓住创新这一关键“密码”,通过深入调研与科学谋划,制定出台了四大主导产业、合成生物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清晰地规划了各条产业链的发展定位与主攻方向。秉持“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产业规模快速提升、产业链条构建完整”的发展路径,一手坚定不移地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另一手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增长点。通过双轮驱动,有力推动“4+2”产业体系构建取得实质性的重要进展。
今年,灌南县更是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使命感,全面开展“淘汰落后、老旧更新、绿色转型、产品提档、布局优化”行动,从战略高度科学布局产业链和创新链,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完善、更具活力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全力推动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增量”。
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灌南县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化工中试基地、合成生物中试基地建设步伐。同时,积极鼓励企业设立研究院、创新联合体,计划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新增1家省重点研发机构、5家市级以上科创平台,并加快培育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这些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完善,将为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与技术支撑,助力企业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灌南县正稳健地站在产业发展的新起点上,向着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展望未来,灌南县将坚定不移地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在产业发展的新赛道上创造更多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贡献强大而持久的力量,成为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典范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