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西北基地信息周报 (7.11-7.17)
一、市场概况
截至7月17日,新三板挂牌公司6720家(创新层1693家),总股本4,508.61亿股;北交所上市公司104家,总股本152.2亿股,市值1,981.76亿元。2022年新增挂牌公司数量87家,其中西北区域5家;本期新增挂牌公司2家,为道亨软件(873756,北京市)、华信安全(873747,江苏无锡)。
二、北交所辅导情况
截至7月17日,现有276家企业申请公开发行辅导备案并进入北交所(其中IPO转道北交所31家),已通过辅导验收326家,已受理316家,已注册企业109家(其中北交所上市104家,转板科创板1家)。本期新增在辅导企业7家,为摩尔股份(833334,陕西西安)、华发教育(833960,河北唐山)、中阳股份(835181,山东东营)、东方碳素(832175,河南平顶山)、华曦达(430755,广东深圳)、龙兴钛业(870491,河南济源)、灵鸽科技(833284,江苏无锡);新增北交所上市公司2家,为科润智控(834062,浙江衢州)、晨光电缆(834639,浙江嘉兴)。
三、新三板及北交所动态
1. 北交所上市及在审企业创新属性强,研发强度高
央视新闻7月14日报道,北交所目前上市及在审企业的创新属性突出,企业研发强度持续保持高水平。北交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六月底,北交所上市公司共100家,其中22家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关在审企业方面,数据显示,截至7月8号,北交所在审企业共136家,覆盖九个门类行业、31个大类行业,这136家公司最近一年平均营业收入和平均净利润增幅均在30%以上。此外,在审企业在创新属性上的表现也值得关注,136家公司平均研发投入2698.03万元,研发强度达5.06%,其中近八成属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超两成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陈雳表示:从北交所上市及在审企业来看,绝大部分都具备较强的科技属性,专精特新企业要实现高速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而北交所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环境,帮助专精特新企业实现股权融资,解决企业初期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
2. 第二批北交所主题基金获批,三家公募拿到批文
7月15日,景顺长城、泰康资管、中信建投基金等三家公司申报的北交所主题基金获批注册,预计将为北交所市场带来超10亿元的增量长期资金,加上去年11月12日北交所开市前获批注册的8只基金,北交所主题公募基金达到11只。
新批设的3只北交所主题基金与之前的8只基金类似,同样是“两年定期开放”产品,在封闭期内投资于北交所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资产的80%。本次获批的三只基金单只募集限额均是5亿元,如顺利完成募集和建仓,预计将为北交所市场带来超10亿元的增量长期资金。
3.投资者北交所打新热情不减,北交所市场融资功能不断提升
7月以来,北交所共有惠丰钻石、晨光电缆、科润智控和派特尔4只股票披露了发行结果,投资者延续了上半年的北交所打新热情。这4只新股网上发行的平均有效申购户数为15.02万户,平均网上申购倍数为174.67倍,平均网上配售比例0.94%,可谓“百里挑一”。
今年以来截至7月8日,北交所已完成公开发行申购的企业共24家,合计公开发行融资40.04亿元,平均每家1.67亿元。网上发行平均有效申购户数为21.18万户,平均申购倍数达393.81倍,平均配售比例0.53%。平均冻结资金539.2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