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创新开展工业领域碳达峰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落实《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有关工作要求,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试点引领工程并遴选首批试点项目32个,其中7个试点项目于2025年3月验收通过,形成零碳工厂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等一批典型案例。
一、系统布局,重点突破。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从工业领域、重点行业、企业(面、线、点)三个层面,系统谋划工业领域碳达峰的路径和具体举措,围绕绿色低碳减碳技术、低碳技术改造项目、产业低碳协同项目、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工业绿色微电网应用场景、零碳工厂及零碳工业园区建设7个方向,组织开展了首批工业领域碳达峰试点工作,探索重点领域低碳发展的新路径。
二、分步实施,形成样板。按照先试点、再推广“两步走”,试点项目单位在完成试点建设后申请验收。第一批验收通过的试点案例,包括3个绿色低碳技术、1个工业绿色微电网应用场景、3个零碳工厂。其中,建筑外立面太阳能光伏一体化技术、CO2复迭分体空气源热泵技术、碱性水电解制氢技术,为建筑领域降碳、提升热泵效能、天然气替代探索出新技术路线。西电宝鸡电气有限公司的多能互补微网系统解决方案,集成风、光、储、充、热等模块,为园区低碳建设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中煤科工、陕西斯瑞新材料、达能(陕西)食品3家零碳工厂,为装备制造、材料以及食品加工行业,提供碳达峰碳中和的样板。
三、加大宣传,扩大影响。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2025年度全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工作推进会上,为首批7个碳达峰试点典型案例企业颁牌,宣传推广试点工作形成的经验做法。同时,争取政策对典型案例企业给予奖励,营造鼓励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的氛围,为有序推进试点工作创造环境。
下一步,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要求,落实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坚持创新驱动、系统推进、分类遴选、分步实施,不断总结经验,以试点工程为引领,推动陕西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