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厅长: 韩宏琪
党组成员、纪检监察组组长: 刘卫阳
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 波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康宁
党组成员、副厅长: 朱 磊
二级巡视员: 羌 薇
二级巡视员: 郭正强
二级巡视员: 王殿坤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产业政策、工业法规、运行监测、规划投资、科技动态、高新技术、节能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汽车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无线电管理信息化产业、招标监管、大数据、县域工业、非公经济、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盐业管理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我省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发布以及相关政策解读。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财务审计、人事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党建、老干部工作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工业和信息化厅的财务信息、人事考核、党建信息、退休干部关怀等相关工作内容

能效分级 精准管理 推动工业重点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能效分级 精准管理 推动工业重点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时间: 2025-02-20 17:50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产业结构偏重、能源利用效率偏低是陕西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突出问题、严峻挑战。“十四五”以来,面对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不降反升的现状,2023年11月,省工业和信化厅在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创新开展了能效水平分级管理试点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尝试,74户试点企业23户企业实现了能效提级,41户企业实施65项节能技改,投资金额约10亿元,每年节约能源15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6万吨。能效水平分级管理,精准施策,为陕西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探索新的路径。2024年9月,工业和信化部办公厅将该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一、能效分级管理强化了企业节能主体责任。陕西作为全国重要能源化工基地,近年来,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持续保持在88%以上。2023年,能效标杆水平产能占比不足15%,距离2025年标杆水平产能占比达到30%的目标有很大差距。面对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企业能源利用效率低,企业用能存在的“用多用少一个样”的现状,省工业和信化厅强化节能监管,细化建立能效水平分级管理指标体系,实施差异化管理,形成鼓励能效水平高的企业多生产,控制或减少低能效企业生产的激励机制,在制度设计上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试点企业也在分级管理中发现自己差距,找到自己节能降碳的方向。2024年,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产能占比提高到24%。

二、能效分级管理完善了节能监察“后半篇文章”。从2016年起,省工业和信化厅连续9年开展高耗能行业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察,督促企业挖掘节能潜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23年,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明确了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新的目标和要求。省工业和信化厅结合实际,完善工业节能监察管理系统平台,有效利用节能监察数据,对标标杆水平、提级水平和基准水平,将企业能效水平分为A、B、C和D四档,对不同级别的企业,实施差异化的监管。在完成节能监察的同时,做好“后半篇文章”,让监察数据成为系统推进工业节能降碳的强有力的帮手。

三、能效分级管理强化了工业节能监察体系。能效水平分级管理试点在不断总结推进中,逐步形成了以能效水平对标提升为目标,以节能专项监察、日常监督管理为抓手,以企业节能技术改造为动力,以工业节能监管数据平台为载体,以省、市、区(县)三级联动为保障的“五位一体”能效水平分级管理体系。通过系统平台,省、市、县三级工业和信化部门实现了对重点领域企业用能情况的精准管理,完善强化了省级统一监管、市级属地监管、县级适时监管体系,工业和信化部门也更准确地掌握企业节能技术改造的方向、路径、进展情况,实现了对企业改造项目的精准服务。通过分级管理、动态调整,企业节能的目标更加明确,动力更加强劲,争创标杆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工业领域碳达峰攻坚之年。省工业和信化厅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总结能效分级管理试点经验,在实现关中地区能效分级管理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试点成效,力争全省实现全覆盖。用足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等补贴奖励政策,组织开展专题培训、能效诊断、技术产品对接等活动,积极为企业提供政策、绿色融资和优秀解决方案,助力能效水平提升,为“十四五”圆满收官贡献工信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