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厅长: 韩宏琪
党组成员、纪检监察组组长: 刘卫阳
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 波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康宁
党组成员、副厅长: 朱 磊
二级巡视员: 羌 薇
二级巡视员: 郭正强
二级巡视员: 王殿坤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产业政策、工业法规、运行监测、规划投资、科技动态、高新技术、节能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汽车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无线电管理信息化产业、招标监管、大数据、县域工业、非公经济、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盐业管理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我省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发布以及相关政策解读。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财务审计、人事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党建、老干部工作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工业和信息化厅的财务信息、人事考核、党建信息、退休干部关怀等相关工作内容

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头强劲

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头强劲

时间: 2024-12-30 15:30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2024年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增长5.9%,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支撑明显,制造业“压舱石”作用不断增强,工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奠定了坚实基础。
制造业链条长、覆盖广、影响深远,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所在,也是国计民生的命脉所系。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先后出台,有力提升了制造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历经多年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已达约30%,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62.9%、80.1%,已建成近万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
也要看到,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仍面临多方面挑战。部分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的对外依赖度较高;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程度不深;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充分发挥,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较少;新旧动能转换面临传统制造业增长乏力和产业发展方式深度转型不足的双重压力。
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催生制造业发生革命性变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到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转型发展关键期攻坚期。需要深刻把握制造业变革趋势,加快推进制造业领域科技创新和数字赋能,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提升价值链层次,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和新一轮竞争主动权,走出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道路。
加力发展“智能制造”,推进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转型创新。加快推进“5G+工业互联网”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建立健全通用平台、行业平台、专业平台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鼓励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基于平台的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和管理、智能化售后服务、产业链协同等新模式。加快智能芯片、算法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工业大脑、机器人协助制造、机器视觉工业检测、设备互联管理、生产管理智能决策、数字孪生设计优化、需求预测及供应链优化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创新突破。探索大模型与面向工业场景的小模型协同应用模式,降低制造业大模型培育门槛。
加强战略谋划,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加快研究制定国家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明确我国未来制造业发展总体规划和“路线图”。聚焦战略前沿和制高点领域,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组织实施一批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重点项目和工程,评选一批未来产业应用示范城市和项目。加快布局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等重点细分产业,加强量子材料工艺、核心器件和测控系统等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系统布局自主可控的可信安全基础设施。推动颠覆性技术与制造业各领域构建多维度的应用场景,重点扶持行业级、场景级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鼓励优势企业围绕场景拓展行业应用领域。
持续重点领域制造业绿色发展,形成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推进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电子设备制造等重点行业绿色提升,构建完整绿色产业链。加快发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实施汽车生产线智能化建设,推进新能源高端车型量产,力争在电池、电机、电控以及传感器、专用芯片等领域形成领先优势。积极发展绿色智慧能源产业,推动原料、燃料替代和工艺革新技术,推动化工、冶金等高碳产业生产流程零碳再造,以氢能全链条创新为突破,聚焦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和高端装备产业化,加快多领域全场景示范推广应用。



来源:“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12月18日发布,内容源自《经济日报》,作者:王琛伟、王铁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