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厅长: 韩宏琪
党组成员、纪检监察组组长: 刘卫阳
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 波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康宁
党组成员、副厅长: 朱 磊
二级巡视员: 羌 薇
二级巡视员: 郭正强
二级巡视员: 王殿坤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产业政策、工业法规、运行监测、规划投资、科技动态、高新技术、节能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汽车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无线电管理信息化产业、招标监管、大数据、县域工业、非公经济、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盐业管理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我省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发布以及相关政策解读。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财务审计、人事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党建、老干部工作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工业和信息化厅的财务信息、人事考核、党建信息、退休干部关怀等相关工作内容

示范城市│“青岛服务”的新质生产力蓬勃生长,“制造+服务”深度融合打造发展新范式

示范城市│“青岛服务”的新质生产力蓬勃生长,“制造+服务”深度融合打造发展新范式

时间: 2024-09-30 10:30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9月16日,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进入最后一天,在“全球服务、互惠共享”的主题下,45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线下参展,举行上百场活动,200余项融合创新成果发布。

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价值链的关键环节。青岛作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和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也在本届服贸会上设独立展区,以“赋能新质、领航未来”为主题,以28家本地企业为样本,充分展示了“青岛服务”之“新”。

无论是踩上去就能发电的地板、XR虚拟现实交互直播,还是RCEP山东企业服务中心、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等制度型开放的服务载体,都在服贸会上展示着“青岛服务”的“新”——技术之新、应用之新、场景之新、模式之新、开放之新……在与实体经济、数字经济、对外开放的深度融合之中,“青岛服务”的新质生产力正在蓬勃生长。

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让“青岛服务”催生出不同细分领域、不同应用场景的不同解决方案,是青岛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发展的新范式。

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让“青岛服务”在数实融合、建设数字化生产线、全面完善数字智能服务等领域,持续产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与制度型开放的深度融合,让“青岛服务”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不断向高水平开放迈进,成为青岛扩大开放、引领创新的软实力平台。

本届服贸会上,“青岛服务”最值得关注的,或许正是这些蓬勃生长的“新”。



制造+服务



从数据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是青岛服务业的主引擎。2023年青岛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996.1亿元,增长7.7%,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60%。

本届服贸会上,大体量的青岛生产性服务业,以“新”面貌呈现在全球客商面前。

山东港口展示的压电式压力发电地板,每踩踏一次地板就可产生最高5W的电量,可以直接驱动电灯、喷泉等;来自青岛海巽云科技的落水人员自动报警终端操作系统,能够每隔5秒自动发送落水救生衣的经纬度信息;还有优创的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解决方案,以萨技术的自进化AI生态体,鹰图软件技术的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

与直接服务消费者的生活性服务业不同,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面向生产者,为企业生产活动提供服务,是壮大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特别是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科技创新能级的不断提升,一系列生产性服务新业态蓬勃发展,为制造业带来了更具活力的新动能。

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契机,青岛大力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提供支持的新型服务业,走出一条以新服务赋能新制造的融合发展之路。

2023年8月,青岛出台《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百千”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目标是到2025年,青岛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8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7%,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2%左右,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现代金融、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检验检测等产业是青岛发力的重点。

本届服贸会上,参展的青岛企业展示出来的“制造+服务”深度融合的新范式,正是青岛生产性服务业的部分成果展示。

值得注意的是,从制造业中成长壮大起来的青岛龙头企业,也开始在创新驱动下,把高质量发展的触角延伸向服务业。

海尔、海信等企业在北美、欧洲、日本等重点市场设立了全球研发中心,围绕电子、医疗、物联网、智慧城市、图像处理等领域,大力开展前沿技术预研、新技术引进和开发、产品化研发等领域服务贸易,已成为相关领域的全球引领型企业。




数字强赋能



青岛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还离不开数字经济的强力赋能,这也是青岛高质量发展的重头戏。

在青岛展区,数字技术展示了其在服务业领域的广阔应用场景。“秒变数字人打卡新青岛”数字互动展项,只要站在屏幕前,就可以秒变数字人,与青岛栈桥、五四广场等热门景点合影拍照留念;数字文博互动魔墙、绿幕和数字人互动项目,以即时互动丰富着线下交互的新模式……

青岛企业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将文化内容转变为标准化、有价值、可交易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让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提升青岛文化服务的国际影响力。

一系列数字赋能下的“青岛服务”新动能,背后是产业发展的久久为功。

聚焦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青岛持续推动数字技术与服务贸易的深度融合,累计培育10家国家级、33 家省级和192 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试点区域、5个试点企业为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单位,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培育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3家,全球“灯塔工厂”增加到4座(居全国第3位),市级智能工厂68家,完成 1000家企业数字化改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五年位居国家“双跨”平台首位,柠檬豆新晋榜单。

2024年8月,国家出台了《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据青岛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岛也将在此框架下,制定《青岛市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升青岛数字贸易产业规模,发挥数字要素集聚优势,打造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生态良好的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高地。




新目标,在路上



根据国务院日前出台的《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提升东部地区引领带动作用,培育一批服务贸易标杆城市。

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正是青岛2024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山东省商务厅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青岛服务贸易年平均增速达26%,总额一直稳居全省首位。2024年上半年,青岛服务贸易总额853.5亿元,同比增长35.3%。

作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城市,青岛133项试点任务完成率达100%,在通关、税收、支付便利化等维度形成28项全国首创制度创新成果,2项案例入选国务院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青岛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就是全国首批、山东省唯一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累计吸纳万宝盛华、山东人才集团等百余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业务范围涵盖跨境劳务、招聘猎头、管理咨询、人才测评、培训与开发等产品和服务,在境外有分支机构的人力资源企业达24家。 

本届服贸会参展的中冶东方则是全国首批、省内唯一的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是青岛文化“出海”的代表企业之一,每年送万集优秀中国影视剧出海,涉及59个语种200个语言对,输出到195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青岛已经形成了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集群:

绿天使创业园、少海汇智能家居产业园、青岛浪潮大数据产业园等3家园区获评山东省省级数字经济园区;

青岛海创汇加速器创新基地入选“科创中国”创新创业孵化类基地,是山东省唯一入选基地;

6家企业、3个项目获批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2个项目入选商务部对外文化贸易“千帆出海”重点行动(项目)。

青岛扎实的服务业基础,叠加开放的城市优势,让服务贸易成为青岛对外贸易的一个快速增长点。

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青岛服务外包执行额83.1亿美元,增长11.5%,服务贸易总额和服务外包执行额均稳居全省首位。2023年末,商务部等九部门公布最新一轮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综合评价结果,青岛市在全国37个示范城市中排名第11位,北方城市排名第2位,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据青岛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着眼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的目标,青岛将在跨境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完善跨境服务贸易监管等方面加大探索,打造服务贸易综合改革开放平台,争取为全国服务贸易继续贡献“青岛方案”。

本届服贸会上呈现出来的“青岛服务”新质生产力,正在托举青岛向着新目标奋力攀登。



来源:青岛广电-蓝睛(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官方融媒体客户端)916日报道,作者:QMG青岛广电·回澜听涛。原标题:《服贸会“新”观察:“青岛服务”的新质生产力,“新”从何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