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李晓华:深刻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
· 摘 要 ·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从发展目标看,新型工业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工业化;从技术—经济范式看,新型工业化是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工业化、数字技术赋能的工业化、产业深度融合的工业化;从国际环境变化看,新型工业化是绿色低碳的工业化、效率与安全并重的工业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工业化。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加强前沿技术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提高产业链韧性水平、实施数字化绿色化双转型、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化是现代工业产生和成长的过程,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动力。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建立起世界上门类最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和制造业规模、制成品出口额均居世界第一,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但是由于我国工业化起步较晚、底子较薄,整体产业技术水平与工业强国还存在差距,因此仍然要继续深入推进工业化。国际形势的变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和战略任务也为工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工业化是基于对世界工业化一般规律的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以及综合研判国内发展条件、发展阶段、发展目标与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提出的①。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进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②。进入新发展阶段一方面意味着我国已经建立起雄厚的物质基础,向着更远大的目标进军,另一方面,我国的发展作为一个重要变量,也会影响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特别是大国关系的变化。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不稳定不确定性加大,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复杂严峻。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新时代新征程的不同发展目标、发展环境使工业化呈现新的基本规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并以此指导新型工业化的实践。 从新征程发展目标深刻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新型工业化内涵特征、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中国工业经济》,2023年第3期。 ②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求是》,2021年第9期。 ③[英]卡萝塔·佩蕾丝著、田方萌等译:《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14页。 ④杨青峰、李晓华:《数字经济的技术经济范式结构、制约因素及发展策略》,《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⑤刘洪愧、邓曲恒:《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分析》,《经济学动态》,2022年第6期。 ⑥李晓华:《数字技术推动下的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改革》,2021年第10期。 ⑦习近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求是》,2022年第17期。 可上下滑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