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厅长: 韩宏琪
党组成员、纪检监察组组长: 刘卫阳
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 波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康宁
党组成员、副厅长: 朱 磊
二级巡视员: 羌 薇
二级巡视员: 郭正强
二级巡视员: 王殿坤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产业政策、工业法规、运行监测、规划投资、科技动态、高新技术、节能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汽车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无线电管理信息化产业、招标监管、大数据、县域工业、非公经济、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盐业管理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我省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发布以及相关政策解读。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财务审计、人事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党建、老干部工作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工业和信息化厅的财务信息、人事考核、党建信息、退休干部关怀等相关工作内容

朱宏任:加快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朱宏任:加快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时间: 2023-03-30 15:01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导读
 

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朱宏任受邀出席2023中国(广饶)数字经济峰会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论坛,就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出了在当前工作中应着力把握的五大举措,其中包括要延伸形成服务型制造新环节,以服务型制造理念加快业务形态转变等。

以下为发言内容节选。

 

当前,全国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把握数字经济加快转型的重要契机,以“数字经济、工业互联、制造未来”为主题,深入探讨工业企业如何强化创新驱动,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突破,提升工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扎实举措,很有意义。

 

 

深刻把握制造业企业

数字化转型总体态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为我们把握今后15年乃至30年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与任务指明了方向。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制造业的主力军,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面对新时期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技术成为最具革命性、领先性、驱动性的重要力量,在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与影响。

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广大中国企业作为数字经济的主战场,使中国制造业成为数字应用最集中、创新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

近年来,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持续向纵深推进,通过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实践的案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进程,不仅推动了产业的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而且带动了企业的生态重构与发展模式创新。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区域协同发展,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亮点。

据统计,2022年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8.6%,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7%;软件业收入超过10万亿元,工业互联网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240个,设备连接数超过7600万台套。

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在制造业,着力点在企业,路径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技术是最为重要的底层技术和不可或缺的手段。

迈步这一历史性进程,需要抓住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先机,充分发挥我国综合优势,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创新驱动,发挥数字经济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的作用,全面提升我国制造技术、企业管理水平和全球分工地位,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着力接断点,填空白,锻长板,补短板,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增强国际竞争力,确保产业安全,还要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持续推进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变优。

 

 

准确把握制造业企业

数字化转型工作方向

 
 
 

面对党的二十大部署的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任务,制造业企业再出发的基础已经具备,条件正在充实,机遇需要抓住。

2022年,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制造业增加值超过33.5万亿元,占GDP比重的27.7%,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15.5%和31.8%,以“上天入地”为代表的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等制造业成果成批涌现。

与此同时,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累计建设开通5G基站231万个,全国在用数据中心超过65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数实融合站在了新起点。

目前来看,中国制造业已经在总量和发展速度上领跑全球,但质量、效益相较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基础创新能力不足,尤其是数字化转型迫切需要进一步提质加速。我国制造业企业数量巨大,多数中小企业集中在传统制造业领域。

要有效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的“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应加强统筹考虑与超前把握,化被动为主动,集各方资源加速前行。

 
第一,重视各级政府引导作用,确立数字化转型新方向
 

要把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放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成高质量发展任务的高度加以学习思考,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精神,围绕党中央、国务院近日下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要求,深刻领会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及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将国家全局部署与地区发展规划有机结合,根据资源禀赋和企业结构特点在国家战略方向上聚集力量做出新的安排。

研究制定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的新举措,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集群的领域做文章。

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资源落地,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应用普及模式,支持建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发展格局。

高度重视中央明确的“将数字中国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参考”要求,提升企业对数字化转型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第二,重视制造业企业融通作用,打造数字化转型新生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