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厅长: 韩宏琪
党组成员、纪检监察组组长: 刘卫阳
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 波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康宁
党组成员、副厅长: 朱 磊
二级巡视员: 羌 薇
二级巡视员: 郭正强
二级巡视员: 王殿坤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产业政策、工业法规、运行监测、规划投资、科技动态、高新技术、节能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汽车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无线电管理信息化产业、招标监管、大数据、县域工业、非公经济、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盐业管理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我省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发布以及相关政策解读。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财务审计、人事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党建、老干部工作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工业和信息化厅的财务信息、人事考核、党建信息、退休干部关怀等相关工作内容

王勇:制造业整体质量提升,产业链才能安全稳定

王勇:制造业整体质量提升,产业链才能安全稳定

时间: 2023-01-31 10:37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全省上下应该进一步树立‘发展经济就要大抓制造业’的决心,着力牵好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和工业投资的‘牛鼻子’,重点围绕抓供给、抓基础、抓仪器仪表三方面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重塑广东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特邀专家王勇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日前,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突出制造业当家,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王勇表示,广东要以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为抓手,深挖产业发展潜力,补产业结构短板。推动传统支柱产业优存量调结构,重点提升新兴产业的发展能级,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构建起各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牵好产业集群培育和工业投资“牛鼻子

 

南方日报
 

广东一直是全国制造业第一大省。但近年来,其他沿海经济强省也在加快赶上。广东制造应如何保持并增强竞争优势?

王勇
 

“十四五”期间,广东应引导全省上下进一步树立“发展经济就要大抓制造业”的决心,瞄准广东省制造业发展问题及短板,积极吸收借鉴沿江沿海兄弟省市的先进做法及实践经验,着力牵好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和工业投资的“牛鼻子”,加强资源要素供给保障和区域产业协调发展,重塑广东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省。

一是建议以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为抓手,深挖产业发展潜力,补产业结构短板。推动传统支柱产业优存量调结构,加快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汽车、智能家电等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重点提升生物医药、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能级,打造为在全国领先的新的优势主导产业。前瞻谋划未来电子信息、未来装备、未来能源、未来生物医药、未来材料等未来产业。同时,要围绕战略性产业集群,加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点产业链补短板,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构建起各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二是建议加大稳投资促消费力度,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补制造业投资短板。积极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进一步利用外资和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招大引强一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制造业项目,做好强链补链畅链护链的文章,引领带动工业平稳增长。创新优化全省上下一体的产业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推进实施产业链“集群式”工程。

三是建议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全省工业发展新增长极,补区域协调发展短板。提升珠三角发展能级及辐射带动作用,强化与香港、澳门合作,推动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提速增效,打造成为世界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基地。深挖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潜力,加大对粤东粤西粤北的政策倾斜力度,实行分地域差异化产业政策。

 

抓供给抓基础抓高精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
 
南方日报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全球芯片短缺等复杂外部情况,广东应如何确保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王勇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涉及的面很广,但我认为关键是要推动制造业重点行业整体质量提升,具体需要落到制造业企业、制造业产品的质量提升上。我建议,重点围绕抓供给、抓基础、抓仪器仪表三方面,做好推动全省制造业质量提升、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这篇大文章。

一是以重点产业“链主企业”和整机企业为重点,自下游向上游、抓供给质量提升。目前,广东省内华为、美的、比亚迪等整机企业、链主企业均已构建完善的、领先全国乃至全球的供应链体系,整体企业对其供应链上中游供应商的质量标准要求把控能力很强。建议重点引导位于产业链下游的链主企业、整机企业对标世界一流标准,强化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质量标准建设,带动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提升。

二是以重点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为重点,自上而下,推动上游关键材料、元器件、零部件企业的质量提升。结合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实践,制造业最终生产出来的高质量产品,需要从源头抓起。建议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的部署要求,支持广东省内关键原材料、关键零配件等企业产品研发制造。考虑到重点产业链上游开展相关研发制造业务的以中小企业为主,有投入高、风险高、企业自有资金相对薄弱等特征,需要进一步提升质量技术基础相关的公共服务能力。

三是支持发展高精尖的测量仪器仪表产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造世界领先水平的制造业产品,更需要依靠高精尖的测量仪器仪表产业提供硬件支撑。然而,目前国内制造产品质量检测所需的中高端精密仪器仪表设备主要依赖进口,测量用的仪器仪表制造发展严重滞后。建议加大力度支持作为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的“精密仪器设备”产业发展,以测量用中高端仪器仪表为重点,进一步强化行业质量技术基础的硬件支撑。

 

以更大力度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
 
南方日报
 

2020年起,广东培育起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接下来,广东如何带动产业集群的数字化,从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王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