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厅长: 韩宏琪
党组成员、纪检监察组组长: 刘卫阳
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 波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康宁
党组成员、副厅长: 朱 磊
二级巡视员: 羌 薇
二级巡视员: 郭正强
二级巡视员: 王殿坤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产业政策、工业法规、运行监测、规划投资、科技动态、高新技术、节能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汽车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无线电管理信息化产业、招标监管、大数据、县域工业、非公经济、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盐业管理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我省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发布以及相关政策解读。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财务审计、人事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党建、老干部工作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工业和信息化厅的财务信息、人事考核、党建信息、退休干部关怀等相关工作内容

全球制造业复苏走势分化 美洲、亚洲有所上升欧洲持续回落

全球制造业复苏走势分化 美洲、亚洲有所上升欧洲持续回落

时间: 2022-09-29 14:42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受地缘政治局势带来的外溢效应影响,当前全球制造业复苏走势呈现分化。整体而言,在刚刚过去的5月,全球综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较此前有所回升,美洲、亚洲出现反弹,但受影响最大的欧洲制造业仍走势低迷。这显示出全球经济初步止降趋稳,但复苏动力仍待进一步巩固,下行压力并未完全消除。高企的通胀压力、仍在持续的俄乌冲突和不断反复的疫情影响,持续为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不确定性。

 

美洲制造业小幅回升
 

在美洲方面,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本周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美洲制造业PMI为55.8%,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结束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走势,但低于2022年一季度均值和2021年同期水平。分国家来看,美国、加拿大、巴西和墨西哥等国家制造业PMI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其中,美洲最大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美国,ISM制造业PMI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至56.1%,结束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走势。不过,同样低于2022年一季度均值和2021年同期水平。分项指数变化显示,美国制造业生产、需求增速较上月有不同程度回升。15个制造业领域上月报告增长,主要是服装、印刷和机械领域。此外,新订单指数已经触及3个月高点,但仍在持续上升。同时,价格指数较上月下降,但仍保持在80%以上的较高水平。眼下,高通胀已经成为美国制造业复苏面临的一大问题。

3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涨幅刷新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达到8.5%,随后4月CPI虽稍有回落,但同比增幅达8.3%。高通胀下,美国企业面临原材料和人力价格的双重压力。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4月职位空缺下降,但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这意味着,随着企业争夺员工,员工工资将继续上涨,而这将进一步压缩企业盈利空间。

 

 

亚洲制造业有所恢复
 

在亚洲方面,5月亚洲制造业结束连续5个月环比下降走势,转为增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5月亚洲制造业PMI为51.3%,较上月上升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2021年同期和2022年一季度平均水平。从指数水平对比看,亚洲经济恢复力度仍有待加强。从主要国家看,中国制造业加快恢复较好带动了亚洲制造业的整体恢复。5月,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运行逐步疏通,市场供需有所回补,产业恢复协同性较好,大中小企业运行均有恢复,经济运行活力逐步回升。

日本5月制造业活动增长速度则降至近3个月来低点。日本央行公布的5月制造业PMI经季调后降至53.3,低于上月的53.5,为2月以来最低水平。分项数据显示,日本海外新增订单以2020年7月以来最快的速度萎缩,而制造业价格指数则以2008年8月以来最快的速度上涨。标普全球市场情报公司经济学家马巴蒂表示:“日本制造业产出和新订单的增长速度都较弱,由于供应链持续中断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新订单的增长速度为8个月来最慢。”

与此同时,重点培育发展8大未来产业,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包括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

与此同时,由于供应链中断导致产出和出口订单萎缩,韩国5月的制造业活动扩张放缓。数据显示,韩国5月制造业PMI从4月的52.1降至51.8。其中,产出萎缩幅度为5个月来最大,新出口订单连续第3个月下降。尽管如此,韩国制造业价格指数有所下降,制造业企业对未来一年的产出仍持乐观态度。

 

 

欧洲制造业持续走低
 

在欧洲方面,在疫情蔓延和地缘政治冲突的叠加影响下,欧洲制造业增速延续放缓趋势,下行压力继续显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5月欧洲制造业PMI为54.2%,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且低于2021年同期和2022年一季度均值水平。从主要国家来看,英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制造业PMI较上月有不同程度下降,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德国制造业PMI则较上月小幅上升,5月初值为54.7,高于预期值54。

地缘政治冲突带来能源价格快速上涨,导致欧洲通胀压力上升,为欧洲制造业复苏带来阻碍。欧盟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5月调和消费者物价指数(HICP)初值同比飙升8.1%,高于此前预期的7.8%,再次刷新历史最高水平。埃信华迈首席经济学家威廉姆森表示:“在经济前景不确定性上升之际,供应短缺、通胀压力加剧和需求疲弱等不利因素继续困扰着欧元区制造商。刚刚从疫情中恢复过来的供应链受到了俄乌冲突的破坏,工厂不得不为所需原材料支付更高的成本,其中一些已经转嫁给了消费者,从而削弱了需求。而需求转向服务业也加剧了制造业健康状况的恶化。

 

 

全球经济面临挑战
 

整体而言,当前全球制造业走势显示出,全球经济初步止降趋稳,但下行压力并未完全消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分析认为,通胀压力迫使很多国家调整货币政策走向,由宽松向正常化回归,客观上减缓了全球经济复苏的动力。疫情反复也不断扰动各国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持续性,供给端动力减弱。地缘政治冲突除了进一步推升通胀压力外,也对全球贸易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在上述因素影响下,全球主要经济机构经济复苏预期持续弱化。近期,联合国发布《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今年年初的4.0%大幅下调至3.1%。国际金融协会(IIF)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一半,从4.6%下调至2.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将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速从4.4%下降至3.6%。上述经济机构普遍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不均衡态势在加剧,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挑战。

全球经济稳定复苏离不开制造业的增长,而制造业增长需要畅通的供应链、多元化的贸易合作和具有包容性的经济环境。因此,从长远来看,全球各经济体应加强合作,保障全球经济稳定复苏。

 

 

来源:《金融时报》68日报道,记者:项梦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