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厅长: 韩宏琪
党组成员、纪检监察组组长: 刘卫阳
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 波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康宁
党组成员、副厅长: 朱 磊
二级巡视员: 羌 薇
二级巡视员: 郭正强
二级巡视员: 王殿坤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产业政策、工业法规、运行监测、规划投资、科技动态、高新技术、节能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汽车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无线电管理信息化产业、招标监管、大数据、县域工业、非公经济、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盐业管理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我省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发布以及相关政策解读。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财务审计、人事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党建、老干部工作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工业和信息化厅的财务信息、人事考核、党建信息、退休干部关怀等相关工作内容

三大原因推动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近十年不断提升

三大原因推动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近十年不断提升

时间: 2022-09-29 14:45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制造强国建设蹄疾步稳。10年来,我国制造业发生了哪些变化?其背后的原因和规律有哪些?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

 

中国制造十年来的四大变化

中国经济时报

在您看来,10年来,我国制造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许召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的总体情况可以总结为4句话: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技术水平取得跨越、产品质量持续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制造业的竞争力来源于多个方面,按照层次高低可分为4个方面:第一层级是来自于资源优势的竞争力;第二层级是来自于生产效率的优势,包括产业配套优势、产业规模优势等,生产效率高可以显著降低成本;第三层级是来自于生产技术、工艺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势;第四层级来自于核心技术与品牌价值。这4个方面都有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后面3个层次都有明显的体现。

一是制造业规模优势不断扩展。中国制造给人的感觉通常是大而不强,不少人认为规模优势的作用并不大,甚至并不认为这是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制造业产业的技术进步有一个很重要的“干中学”效果,很多产品生产规模越大,就越容易在生产中完善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并提高生产效率。近10年来,我国制造业规模持续提升,相当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中第二层级的优势有了重要基础。

二是整体技术水平持续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也是我国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不断推进我国生产技术水平不断创新的10年。我国工业企业规模大、数量多,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但已经有不少产业、企业拥有或建成了全球一流的生产技术。截至2021年,代表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的“灯塔工厂”数量共有103家,中国共有37家。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持续进步,有效地带动了我国制造业竞争力中第三层级优势不断加强。

三是产品质量和国际形象显著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产品质量水平和国际形象提升明显。从制造业品牌看,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历年全球品牌500强报告,2012年时,中国的制造业品牌只有6个,而到2020年时,已经增加到15个。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的提升,有助于我国进一步积累制造业第四层级的核心竞争力。

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实现跨越的这10年中,很多行业都涌现了一大批技术水平或综合竞争力逐步跃居全球前列的优秀企业。中国基于较大的规模优势,特别是在数字技术领域具有接受新事物理念开放、发展速度快的优势,在部分技术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全球优势

 

 

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三大原因

 

中国经济时报

10年来,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原因和规律有哪些?

许召元

10年来,我国制造业不断推进转型升级,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既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深厚积累不断释放的表现,更是一系列内外部有利环境和综合政策支持的结果。

首先,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不断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