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成员
党组书记、厅长: 韩宏琪
党组成员、纪检监察组组长: 刘卫阳
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 波
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康宁
党组成员、副厅长: 朱 磊
二级巡视员: 羌 薇
二级巡视员: 郭正强
二级巡视员: 王殿坤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产业政策、工业法规、运行监测、规划投资、科技动态、高新技术、节能综合利用、安全生产、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汽车工业、消费品工业、电子信息、无线电管理信息化产业、招标监管、大数据、县域工业、非公经济、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盐业管理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我省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发布以及相关政策解读。
机关建设概述
设立了财务审计、人事管理、纪检监察、机关党建、老干部工作等栏目。以图文形式展现工业和信息化厅的财务信息、人事考核、党建信息、退休干部关怀等相关工作内容

坚持稳中求进 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坚持稳中求进 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时间: 2022-08-31 09:05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为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工业经济的平稳增长对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意义重大,而且通过合理的政策组合拳,不但能够促进当下工业的平稳增长,而且能够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工业更长期的持续健康发展打牢基础。

 

 

01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意义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经济在2021年实现了8.1%的增长,但是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因此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工业的平稳增长对宏观经济的稳增长意义重大。

工业是应对疫情冲击的稳定器。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而我国经济呈现出恢复快、增速高的特点。我国GDP增速2020年第一季度下降6.9%,二季度快速恢复到3.1%,全年实现2.2%的增长,2021年GDP增速达到8.1%。我国经济在疫情中的优秀表现得益于对疫情的有力控制,生产得以快速恢复。在疫情中世界范围内开工不足的情况加大了对中国制造业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带动了中国制成品出口的增长,工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20年中国工业增长2.4%,超过GDP增速0.2个百分点;2022年中国工业增长9.6%,超过GDP增速5.6个百分点。2021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比2019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达到32.6%,改变了多年来工业占比持续下降的情况。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全球范围肆虐,保持宏观经济稳定需要工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工业的产业带动作用大。工业产品本身及其加工制造过程的复杂度高、产业链长,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既需要来自众多工业行业的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仪器仪表等生产资料,也需要来自农业、建筑业、服务业产出的投入。而且近年来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工业生产中的服务投入占比持续增加,工业最终产品中也包含越来越多的软件、算法以及依托产品的各种增值服务。工业的增长不仅会通过自我加强机制带动工业本身,而且会通过工业的投入和产出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其他行业。因此,工业稳增长的作用不仅在工业本身,而且对其他行业的平稳发展意义重大,工业稳国民经济才能稳。

 

 

02
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

 

 

工业的增长既取决于工业内部循环的畅通和工业品的市场需求条件,也受制于其他领域的要素保障能力;工业的增长既受其他行业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其他行业。因此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需要处理好工业与国民经济整体、短期与长期等方面的关系。《若干政策》提出六大方面18条举措就体现了统筹协调的要求和系统观念。

打精准组合拳,避免大水漫灌。刺激工业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放宽流动性、增加贷款投放、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手段拉动工业投资增长。但是这种大水漫灌式的政策虽然在短期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却可能造成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等新问题。未来随着全球疫情的缓解和国际产能释放,国际市场对中国制成品的进口可能出现下降,会造成前期采取刺激政策形成的新增生产能力无法找到市场需求。疫情期间,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谈判力弱,面临的经营压力更大。针对这一问题,《若干政策》关于企业的政策主要针对中小微企业,包括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进一步延长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缴纳部分税费,加大地方对小型微利企业“六税两费”减免力度,按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1%对银行提供激励资金。由于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内在联系,工业发展会受到其他产业的影响,因此《若干政策》提出的建议不仅包括工业本身,也覆盖到其他相关行业。《若干政策》提出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政策,就包括了信息传输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等工业等相关行业的中小微企业。

为发挥市场主体活力创造环境。我国经济的基本面长期向好,通过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企业的活力也在不断增强,但是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限制企业活力发挥、影响企业成长。例如2021年,原材料价格上涨、电力供应短缺、土地供应不足、出口运力紧张等问题,造成工业企业的增长潜能未能充分释放。针对这一问题,《若干政策》将保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作为重要的政策方向,提出通过支持投资开发符合条件的矿产项目、推动“城市矿山”发展等措施保障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保供稳价,通过支持海外仓建设、鼓励外贸企业与航运企业签订长期协议、帮助中小微外贸企业与航运企业直接对接、增加中欧班列车次解决出口运力紧张问题,通过支持产业用地实行“标准地”等灵活性供地政策解决土地供应不足问题。

统筹当前工业增长与长期“双碳”目标。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国际社会做出的承诺,也是工业作为能耗和排放最高的产业部门的重要任务。但是也要看到,实现“双碳”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处理好发展与减排的关系、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关系,降碳要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2020年过紧的限电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业经济的增长。针对这一问题,《若干政策》注意到短期稳增长任务与“双碳”长期目标之间的协调,增加了降碳政策的灵活度,提出能效高的存量、在建和拟建企业用电不加价,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能源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等举措。

 

 

03
将稳增长与育动能有机结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