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推动长三角产业协同升级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上海要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要各扬所长。“十四五”期间推动长三角产业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十四五”时期长三角城市群在新发展格局下塑造发展新优势和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2018年以来,三省一市在产业战略规划对接基础上,聚焦产业合作载体、产业协同创新和跨域产业集群建设,极大提升了产业协同发展水平。
一是一批跨省产业合作载体和产业联动集聚区加快建设。主要集中在环沪地带,例如上海自贸区嘉善项目协作区、宁波杭州湾新区浙沪合作示范区、G60等廊圈带等产业合作载体建设。二是跨省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长三角各城市合作开展5G建设和应用示范,通过建设“长三角百万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核电、船舶、新材料等行业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协同部署,目前已经形成了长三角全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一是组织方面。科技部与三省一市共同设立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统筹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在长三角地区设立了19个分中心网络,目前已经撮合达成技术交易22.5亿元。二是机制方面。上海联动三省探索以“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产业联合技术攻关,已经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取得许多突破性成果。通过放大长三角“创新券”互认互通范围,加速创新资源的流动。三是平台方面。同构搭建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目前已集聚大型科学仪器36959台(套),切实提高了科学仪器利用效率,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四是载体方面。以打造长三角跨区域创新枢纽为目标,在上海张江建立了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一是通过设立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G60科创走廊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等,合力推动长三角地区跨域优势产业集群培育。二是依托长三角企业家联盟组建9个产业链联盟,推进了跨区域产业链供需对接、标准统一和政策协同。三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整合跨区域制造业产业链,中芯、华虹、格科微等龙头企业加速在长三角跨域布局。
产业协同升级是“十四五”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难点。推动长三角产业协同升级,要围绕率先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共建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以“一盘棋”思想,推进产业政策联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共建、产业创新和升级合作、新型产业基础设施共建、“产学研”跨区域深度融合,打造各扬所长、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