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陕西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关键五年。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及《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意见》,科学编制并实施好全省“十四五”发展规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015年2月和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五个扎实”“五项要求”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陕西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也是全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的总遵循、总依据。“十四五”规划由《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专项规划和市(区)规划组成。本《纲要》是基础性、战略性规划,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全省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战略方向,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的任务安排,是完善全省经济治理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 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全面总结“十三五”发展成就和经验,科学审视省情特征趋势,准确把握发展环境复杂深刻变化特征,明确指导方针,确定合理奋斗目标,开启新的历史征程。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紧扣追赶超越目标和“五项要求”“五个扎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即将如期实现。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生产总值达到2.6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结构持续优化,能源化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服务业占比提高了5.2个百分点,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健全,“米”字型高铁网、西安地铁网加快建设,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6030公里和6171公里,县县通高速如期实现。
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累计28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森林覆盖率超过46%,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得到彻底整治,渭河被评为最美家乡河,全省河流劣V类国考断面全部消除,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全面完成。防范化解金融、公共卫生等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
创新驱动发展步伐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成果丰硕,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44.8%,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3%、列全国第七,西安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两院院士66名,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16.4%和10.2%,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500亿元,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突破5万件。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68.39%,居全国第九。
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关中平原城市群加快发展,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稳步推进,西咸、富阎一体化建设取得成效,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各有特色、互为支撑的格局逐步形成,城镇化率超过60%,县域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5%。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三变改革”成效显著,617万农户土地承包权实现确权登记,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400多万亩。
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简政放权力度不断加大,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实有市场主体达到442.1万户、居全国第12位,新增上市企业17家。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不断走深走实,陕西自贸试验区21项典型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客流吞吐量居全国第八,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获批建设,长安号开行质量各项评价指标稳居全国前列,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4.8%,实际利用外资和引进内资年均分别增长12.8%和13.9%。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7.5%和8.9%,城镇新增就业225万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107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8所高校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848.9万人和2928.9万人,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网基本形成。公立医院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较大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法治陕西、平安陕西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实践证明,“十三五”时期是陕西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提升、结构质量不断优化的五年,是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加快构建的五年,是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三秦大地面貌深刻变化的五年,是社会建设全面推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的五年。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结果,是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埋头苦干的结果。
回首五年奋斗历程,主要经验是:一定要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偏离。一定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定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定要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以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气魄,在新时代创造新的更大业绩。
第二章 面临环境
从全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深度演化。一方面,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全球化遭遇曲折,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明显,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另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全球科技创新进入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人工智能、5G、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与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技术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呈现出智能化主导、融合式巨变、多点式突破特征,推动全球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发生重构,世界各国争夺发展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
从全国看,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驱动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强大国内市场正在形成,消费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构建。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分化态势日趋显著,在原有东高西低基础上,南高北低成为新的趋势,西部地区也呈现出西南高于西北的分化态势。面对西部地区和北方地区在区域发展中排位双落后的发展环境,周边城市群、经济圈的竞争挤压,发展压力较大。
从全省看,正处在创新驱动和投资拉动并重阶段。经过五年的发展,全省发展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工业化正在由中期向后期跨越,城镇化正在加速向高水平阶段迈进,发展动力加快转换,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欠发达仍然是基本省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较为突出,创新驱动潜能释放不足,特别是全省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还不相适应;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开放不足仍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秦岭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总体偏低,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和民生领域还有不少欠账,社会治理还有不少弱项,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
总体判断,“十四五”时期外部发展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快追赶超越的基础支撑和有利条件依然较多,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叠加效应正加速释放,为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我省发挥科教、区位等优势,更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要坚定发展信心,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找准服务和融入大局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加快追赶超越步伐,开启陕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崭新局面。
第三章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围绕二〇三五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任务,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眼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提出如下奋斗目标:
——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发展,总量迈上新的台阶,人均生产总值较2020年翻一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提升。
——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创新型省份全面建成,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成结构优化、创新驱动、效益良好、充满活力、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成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基本形成、处在全国第一方阵,对外贸易依存度在全国位次与生产总值排名基本相当,开放不足短板得到破解。
——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陕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平安陕西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与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定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陕西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历史文化优势更加彰显。
——建成教育强省、体育强省和健康陕西,三秦百姓生活更加美好,城乡居民收入较2020年翻一番以上,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大实质性进展。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陕西目标基本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至全国平均水平,碳排放总量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后稳中有降,三秦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第四章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四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扩大开放为突破,以生态环境改善为前提,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稳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要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发挥党委(党组)领导作用,全面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新时代追赶超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办好民生实事,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持续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宜居环境品质、文化生活品质,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最大限度挖掘创新潜力,迎接数字时代、建设数字陕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统一,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把握时度效、统筹点线面,正确处理时与势、危与机、稳与进、当前与长远、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固根基、扬优势、强弱项、补短板,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在动态平衡中达到集成优化,在递进升级中实现整体跃迁。
——坚持真抓实干。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打破僵化思维,摆脱路径依赖,树立“实干”导向,提升“会抓”本领,锤炼“真抓”作风,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第五章 “十四五”发展目标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我省发展趋势和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确定如下发展目标:
——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增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万元左右;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以制造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数字经济成为强劲动能,农业基础更加稳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显著提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5万元左右;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差异系数缩小到0.4左右。
——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形成,营商环境便利度居全国第一方阵,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取得新突破,建成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延安精神进一步弘扬,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丰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的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大幅增强。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秦岭、黄河流域等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增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6%,森林城市实现全覆盖,生态环境满意度达到90%。
——高品质生活迈向更高水平。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降至2.8以内,“一老一小”问题得到显著改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健全,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高效能治理实现新提升。法治陕西、平安陕西建设卓有成效,政府行政效能和公信力显著提升,政务服务基本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公共安全体系更加完善,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的体制机制日益健全,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持续深化,基层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
第二篇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打造西部创新高地
以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牵引,以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为突破,推动企业创新、人才创业、政府创优,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密切对接,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有机融合,让创新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第六章 建设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
坚持“四个面向”,统筹利用好各方面创新资源,加强基础研究,强化技术创新突破,加快形成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技术突破、以技术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格局,建设面向西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紧密围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总体布局,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认真落实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发挥科教资源和国防科技优势,依托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大基础领域研究投入力度。按照国家统一规划部署,围绕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前瞻引领型、民生改善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积极推进全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升行动计划,围绕优势领域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陕西实验室体系,优化省级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布局,培育和争创国家实验室。优化学科设置,加强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建设,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努力在生命科学、空间技术、新型光源、未来能源等领域,突破形成一批“0到1”的原始创新成果,建设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到2025年全省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4%,提高0.1个百分点;基础研究支出占研发支出比重达到8%。
加强应用技术开发。围绕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省内主导产业以及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输变电、数控机床、煤化工等标志性产业链,编制“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清单,组织实施重点产业链创新工程,统筹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资源,建立创新联盟和创新联合体,落实“军令状”制度,探索攻关任务“揭榜挂帅”等机制,试点领衔专家制、科研经费包干制,扩大后补助支持范围,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高效对接融通,建设一批新技术应用场景和中试基地示范项目,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引领我省产业发展加速向中高端迈进。
加强创新开放合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集聚全球高端科技创新资源,使陕西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网络重要节点。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吸引国内外高端创新机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等在陕设立全球(区域)研发中心、实验室、企业技术研究院等,支持省内科研机构承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推进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优化外国专家来陕政策,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的联合研发。到2025年,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来陕工作数量占就业人员比重达到0.4‰。
第七章 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面向市场需求的成果转化机制,促进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
打造西部科技创新港“双链深度融合示范区”。高起点、高水平建设西部科技创新港,布局建设一批前沿引领技术创新平台、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双创示范基地,设立创新港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吸引各类创投风投机构集聚,建立政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中心,培育引进一批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经纪人才,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全流程创新产业链条,打造全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政策洼地和创新高地。
激发高校院所创新发展活力。推动在陕科研院所深化运行体制机制改革,推动转制类科研院所发展混合所有制、公益类科研院所章程式管理,提高科研院所提供行业共性技术研发与服务能力。重视省内军地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推广西北有色院科研—中试—产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和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开放办所、专业孵化、择机退出、创业生态”发展模式,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构建以高校为引领、以产业园区为承载、市场化运作的环大学创新经济圈。
深化与央企协同创新发展。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以要素融合、制度和标准对接为突破,围绕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核工业、军工电子等优势主导产业,探索“依托一个央企、建立一个基地、形成一批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支持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西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西安经开区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宝鸡新材料基地、汉中航空智慧新城、铜川商业航天科技园、西咸新区西北安全应急产业园、西电集团输配电产业园等做大做强。
增强高新区(经开区)创新动能。发挥国家级开发区骨干作用,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孵化和产业化。实施高新区提质升级工程,推动全省开发区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构建协同有序、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创新协作网络。支持具备条件的省级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优化布局建设一批特色型和综合型省级高新区,到2025年力争所有市(区)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实现全覆盖。鼓励全省各类开发区在创新孵化、产业合作、人员交流等方面深化与东部开发区合作。支持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和硬科技创新示范区。
推动科技成果交易和转化。发挥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作用,支持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西安科技大市场、沣东新城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发展技术转移、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技术评价等科技服务。落实《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实施百项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支持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技术转化服务机构,探索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到2025年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2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7%以上。
第八章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健全以企业为投入主体、政府作政策引导、科技与市场紧密结合的研发激励机制。落实国家有关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重大装备首台(套)、重点新材料首批次、重要工业软件首版次保险补偿、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财政奖补政策,降低奖补门槛,激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特级建筑企业等设立研发机构,实现重点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深入实施“1155”工程,建立全省重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骨干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服务、小微企业孵化培育四级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分别达到25%和15%,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达到55%。
实施创新型企业腾飞行动计划。完善孵化体系,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高端科技企业引进力度,推动形成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集群。实施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选择成长性高、创新潜能大的科研团队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加强创业创新辅导和精准帮扶,打通科研人才向企业家转化通道。以“初创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为路径,健全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机制和全程孵化体系,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生成一批掌握产业核心技术的隐形冠军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孵化一批瞪羚、独角兽等高技术企业。到202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万家,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35家。
实施创新型企业上市、创新人才创富“双百工程”。大力推进具备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推动企业组织制度和运行模式创新,加速推动企业发展壮大。构建省市联动、省市县分级培育机制,形成“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梯次推进格局,带动科技人才创富。到2025年,力争实现100家科技型企业在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等上市,实现100位科技领军人才创富。
第九章 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统筹全省创新资源布局,建设以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以西安、宝鸡、汉中等创新型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科技创新城(园区)为主要载体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巩固提升创新型省份建设。
高水平建设科技创新聚集区。依托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重点科研机构、骨干龙头企业,按照创新引领、要素集聚、产城融合原则,整合优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发展平台,加快建设西安科学城、西部科技创新港和杨凌农科城、榆林科创新城、宝鸡科技新城等,形成全省科技创新主要聚集板块。发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牵引作用,布局重大科研设施、服务平台、检测检验、众创空间等公共服务平台,吸引高水平大学、科研单位、创新型企业、金融机构入驻,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引领和支撑全省创新驱动发展。
推动三大区域创新互动合作。推动关中与陕北、陕南加强创新协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实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与创新驱动紧密结合。鼓励各市区探索“创新飞地”“人才飞地”“离岸孵化”“研发总部”等创新驱动发展有效途径。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各类孵化器与各市、县、区加强合作,建立孵化在高等院所、转化在本地的创新模式。推动西安高新区、西安经开区等具备条件的园区“走出去”,发展“飞地园区”,实现创新资源与要素资源、产业资源优势互补和高效配置。
第十章 完善融通创新生态
加强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破解人才流动、资金筹措、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等方面存在的制约短板,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构建政产学研用金一体的现代创新群落,到2025年创新生态系统排名居全国前列。
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强化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人才和高技能应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快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发挥企业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完善支持企业引进人才的政策措施。建立更具吸引力的人才集聚政策,畅通校企人才交流渠道,研究设立人才引进创投基金,采取柔性引进、项目引进、专项资助、境外培训和国际人才交流等方式,广泛汇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开辟海外高层次人才高级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探索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到2025年,研发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达到0.7%。
充分释放创新创造活力。深化科研项目管理、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等改革,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长期使用权试点。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大力培育高价值发明专利,加快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建设全省知识产权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设立中国(陕西)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到2025年,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件,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实施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载体特色化、专业化发展,支持国内外高品质孵化团队来陕开展业务。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高新区建设加速器,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星创天地,培育一批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及公共服务平台,高质量办好“双创活动周”等活动,力争到2023年全省高校大学科技园及众创空间等载体全覆盖,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县域全覆盖,功能齐备的创业中心县域全覆盖,到2025年国家备案双创孵化载体达到300家。
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和科技金融信息共享机制,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资金链,形成科技、金融、产业、人才良性互动。发挥政府性引导基金作用,扩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规模,健全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联动机制,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早中期创新型企业、小微企业发展。支持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创业投资机构发展,引导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科技信贷事业部、科技金融中心,积极创建国家西安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到2025年创业投资基金规模达到900亿元。
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家勇于创新,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和引领者。积极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研究建立研发失败、成果转化容错和保护机制。建立健全科研创新失信惩戒机制,加强学风建设,坚守学术诚信。推动创新文化、创新精神、创新价值融入社会发展理念,推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植根社会发展。广泛开展科普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第三篇
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实体经济为根本、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转型升级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集群,增强产业基础,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发展生态,不断提升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第十一章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贯彻制造强国战略,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组织体系,补短板锻长板,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十四五”时期,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工业投资年均增长6.8%,形成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提升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强化应用牵引、整机带动,树立省级工业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产品“一条龙”示范应用典型,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围绕全省重点产业链建立省级领导牵头的“链长制”,分行业做好产业链发展战略设计;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光伏、新材料、汽车、现代化工、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编制产业链全图景规划,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以汽车、光伏、半导体、机床等为重点,支持省内企业加强协同发展,提高本地配套率,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整合和治理,加大战略并购力度,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能级。
加强质量标准品牌建设。深入贯彻质量强省战略,坚持质量、标准、品牌“三位一体”推进,全面提升“陕西制造”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加强标准、计量、专利、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能力建设,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继续实施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建立健全质量激励制度,在重点领域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制度,支持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到2025年消费品质量平均合格率保持在92%以上。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开展陕西制造业标准化试点示范。支持企业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知名品牌,培育创建一批区域特色农业品牌。
推动制造业融合化发展。推广“陕鼓模式”,引导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发展服务环节,推动生产服务型企业创新服务供给,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和全产业链价值。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建设一批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陕西)分中心建设,构建“5G 工业互联网”生态,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等智能化改造,建设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
第十二章 提升能源产业高端化水平
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清洁化高端化为目标,以保障能源安全为首要任务,以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为根本动力,加强资源绿色开发和高效转化利用,以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以产业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变,促进产业链延伸,实现能源、经济、生态一体化高效发展,构建万亿级能源化工产业集群。
创建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发挥榆林能源资源富集和产业基础优势,依托中科院等科研机构、科创新城创新平台、能源骨干企业,加大能源化工领域关键技术研发示范,打造政产学研用创新全链条体系,推动榆林能源化工产业向清洁化、高端化升级。聚焦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与耦合替代、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与规模应用、低碳化智能化多能融合与区域示范,积极创建以能源技术革命为引领、以多能融合为特征、以能源生产消费和体制改革为抓手的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
推动煤油气高效集约绿色开发。持续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推进转化项目配套和资源接续的现代化矿井建设,推动大型煤矿智能化改造,打造绿色智能煤矿集群。坚持常规与非常规资源开发并重,注重生态保护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提高石油采收率,降低开采成本,保持原油产量、加工量基本稳定,天然气产量较大增长。到2025年,全省原煤、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达到7.4亿吨、2700万吨、360亿立方米。
建设清洁能源保障供应基地。加快电源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统筹城市和工业园区供热、煤矸石煤泥资源综合利用、先进载能工业协同发展,推进电源布局战略北移,严格控制关中煤电规模,加大煤电淘汰关停和升级改造。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有序开发建设水电和生物质能,扩大地热能综合利用,提高清洁能源占比。按照风光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开发模式,优化各类电源规模配比,扩大电力外送规模。到2025年,电力总装机超过13600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6500万千瓦。
实施能源化工延链补链行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拓展煤油气盐多元综合循环利用途径,发展精细化工材料和终端应用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强化多能融合,全面提升能源化工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序推进煤炭分级分质梯级利用、煤油共炼等示范工程,发展高端化、差异化聚烯烃产品,合理控制煤制乙二醇规模,突破煤制芳烃技术瓶颈,推动向下游聚酯、工程塑料、特种橡胶、高分子复合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延伸,带动相关专用化学品和医药中间体、高端碳材料、服装面料、化纤包装等产业一体化发展。
第十三章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融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支柱产业提质增效;抓紧布局人工智能、氢能、未来通信技术、北斗导航、生命健康等新兴未来产业,着力壮大新增长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挥三星、华为、中国电子、中兴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培育壮大本土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构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完整产业链,积极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建设全国重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提升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能级,突破前端材料制备及大尺寸晶圆设备产业化,持续扩大闪存芯片制造产业规模,提升功率器件高端化制造水平,争取逻辑代工生产线落地,巩固提升封装测试竞争优势。围绕高纯度氢氟酸、光刻胶等集成电路生产耗材,引进行业先进企业,提高集成电路本地配套率。推动新型显示向高端化升级,力争在OLED等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及显示模组制造等领域实现产业化突破。发展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车载智能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终端产业,到2025年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
高端装备制造。航空,推进大型运输机系列化研制生产,推进运8、运9系列产能提升。加快MA700飞机国产化研制取证并进入市场,开发多用途飞机。大力发展无人机产业。围绕C919/CR929、ARJ21、AG600等重大机型开展配套,推动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关键部件、专用设备等产业自主发展。积极发展飞机维修,壮大航空产业规模。航天,围绕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重大专项,加快新一代航天运载动力系统研制,推动航天液体、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系列化发展,探索未来单级入轨飞行器及新型混合动力系统。强化商业航天卫星测运控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商业航天发展。卫星及应用,依托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航天五院、中电科二十所、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等单位,发展北斗终端、核心芯片研发制造、测控运营、通信应用、位置服务等产业。推动地基增强技术覆盖,加大在自然资源利用、勘察测绘、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现代农业、智慧物流等领域应用,积极构建泛在、融合、智能的北斗卫星应用服务体系。增材制造,发挥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技术领先优势,加大耐高温树脂、铸造用材料、钛合金等新材料的研发,突破激光选区熔化送粉一体化控制、成形精度和成形稳定性等关键技术,加快发展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医用材料等增材制造装备以及增材制造精密元器件、数控软件研发及应用。数控机床,支持秦川机床等技术改造,发展高精、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提升机床可靠性、精确保持性,提升市场竞争力。
新材料。以西安、宝鸡国家新材料基地建设为支撑,发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陕西有色金属集团等龙头企业引领作用,聚焦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电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半导体、冶金、汽车、医疗等民用市场领域需求,发展金属纤维、超导材料、高温合金等金属材料,碳材料、高性能弹性体等非金属材料和生物医药、新能源领域前沿新材料,加快核心技术、关键工艺、生产设备突破升级,推动形成上下游企业互动对接、区域间协作配套产业集群。
新能源。光伏,抓住碳达峰、碳中和等政策机遇,依托省内骨干龙头企业,推动智能光伏产业发展,加强高效单晶棒材、单晶硅片、高效单晶光伏电池与组件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引进培育逆变器、光伏玻璃等配套产业,形成以光伏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氢能,立足氢能资源优势,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引进国内外氢能先进装备企业,加快形成氢能储运、加注及燃料电池等产业链。支持榆林、渭南、铜川、韩城等建设规模化副产氢纯化项目,形成2—3个千吨级燃料电池级氢气工厂,具备万吨级氢气资源储备和升级基础。风能,围绕风能装备上游兆瓦级新型风电机组、海上风电机组制造薄弱环节,补强核心零部件、发电机、控制系统等技术关键环节,推动由单一发电机制造向整机研发与制造、控制器、电机研发与制造等全产业链转型。
绿色环保。发挥陕鼓动力、陕西环保集团、航天六院等企业单位引领支撑作用,聚焦系统节能、水气土环境污染治理、尾矿资源化及工业废渣利用等重点领域,加强关键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的研发攻关和产业化。充分发挥园区集聚和示范引领作用,建设一批绿色环保产业园区,构建多层级产业集群。推动节能环保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向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升级。
新能源汽车。坚持做大整车、做强配套、突破关键,打造全国新能源汽车重要生产基地。依托陕汽、比亚迪、法士特等骨干企业,吸引动力电池、电机、电控、传感器、车载操作系统等配套企业集聚。加强新能源汽车研发,强化整车技术创新,突破关键零部件技术,推动与互联网、新能源、人工智能等融合创新发展,推动充换电、加氢、信息通信与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和使用效率。
人工智能。依托西安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西安丝路类脑科学研究院、西安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