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少年跳入急流勇救落水母子
陈宝川,男,2003年10月生,西安医学院在校学生。2021年,刚参加完高考年仅18岁的他,在危急时刻无惧危险,毫不犹豫跳入水中,用双手托起了两个鲜活的生命,挽救了一个家庭。陈宝川曾获“陕西好人”称号。
危急时刻义无反顾
2021年8月4日下午5时左右,在陕西省安康市回镇坪县钟宝镇东风村,廖女士和妹妹带着两个孩子在河道浅滩边戏水解凉,突然看到河边有一条水蛇,她立即将大孩子拉回岸边,再转身看小儿子时,却发现套着游泳圈的小儿子此时已被水流冲向河水中央。情急之下,不会游泳的廖女士赶忙跑进急流中奋力捉住游泳圈,却没有注意脚下湿滑的石子,身体重心不稳,一个踉跄跌入水中。廖女士的妹妹在岸边发现情形危急,立即大声呼救。
正在这时,刚游完泳的陈宝川正在下游十几米远的石头上坐着休息,听到呼救声的他迅速起身,看到廖女士母子已被冲到河水深处。来不及多想,他当即纵身一跃跳入水中,以最快速度游到廖女士母子身边,一边大声对廖女士说不要害怕,让她冷静下来把孩子抓紧,一边用力把母子二人往岸边拉。这时廖女士力气已经用尽,所有重量全落在陈宝川一人身上,游到一半时陈宝川就感觉体力不支,“爸爸,我快没力气了!”不会游泳的父亲陈国清听到儿子呼喊,赶忙到车子后备箱拿出备用轮胎,用力扔给儿子,借助轮胎的浮力陈宝川才费力地将廖女士母子带上岸边。廖女士母子俩连吐了好几口水后,乌青的脸色才得以缓和,而此时的陈宝川已经精疲力尽,坐在岸边不住地喘气。
回忆险情心有余悸
陈宝川回忆道:“当时看到他们溺水,我也没有多想,第一反应就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两个鲜活的生命在我眼前消失,我相信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毫不犹豫地救人。”在陈宝川眼里,他只是做了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在记者上门了解情况时,他一开始是拒绝接受采访的。
廖女士感激地说道:“我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觉得后怕,当时要不是有这个小伙子,结果我都不敢想象,他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却能那么勇敢地来救我们,用言语真的是没有办法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这真的是天大的救命之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对于陈宝川的父母来说,也同样是心有余悸。陈宝川2021年参加高考,在事发前几日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即将步入人生新的阶段,开启新的学习生活、新的人生旅途,他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如果没有父母在场及时提供支援,后果不堪设想。此时的陈宝川在旁边笑着说:“能够平平安安地把他们救起来,我就感觉非常开心、非常值得。”
陈宝川不仅是见义勇为的小英雄,更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同学眼里的好榜样、父母眼里的好孩子。“他从小就比较懂事,没让我们操什么心。”这是母亲对陈宝川的评价。
如今,陈宝川已成为西安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一名在校大学生,他说希望能在大学期间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军医,报效祖国。
六旬老翁义务宣讲红色历史守护革命旧址十余载
杜天祥,男,1955年4月生,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陈家坡旧址管理所文保员、专职讲解员,照金干部学院特聘教师。自2011年杜天祥在陈家坡会议旧址展览馆担任讲解员起,一身红军服、一副快板,一口陕西方言,11年来他已累计为几十万名观众讲解革命历史。“年届七旬,打算何时离岗?”有同事问。杜天祥答道:“只要观众爱听,我就继续讲下去。”杜天祥曾被评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入选“陕西好人榜”。
会议旧址管理员 义务当起讲解员
2011年5月,陈家坡会议旧址展馆建成,杜天祥被村里安排到这里担任管理员。当时展馆里没有专职讲解员,有一次上级来参观时说:“老杜,你管理着这里,应该最熟悉情况了,给大家讲讲吧。”就这样,老杜开始了长达11年的义务讲解工作。
杜天祥年轻时当过山村代理教师,爱看书,加上爷爷在世时经常会讲起老一辈革命家建设祖国的故事,讲解这个差事对他来说并不难,他也十分喜欢这个工作。十年磨一剑,他潜心学习,反复训练,如今已经成为了陈家坡会议旧址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员,专职讲解员。
一身四职作奉献 一干就是十余年
虽然讲解任务不在工作范围内,讲解工作也没有报酬,但只要有人来参观,杜天祥都会义务给游客们讲解。他想着游客们远道而来,就应该有些收获,哪怕自己苦点累点,他也要把陈家坡的革命历史传承下去,把照金精神发扬光大。
杜天祥不仅曾是这里的专职管理员、义务讲解员,还是这里的保安、保洁员,那时村里人都打趣地说他是“一肩挑四职”。以前杜天祥家里开着农家乐,种着几亩地,还饲养了很多家畜,但自从他2011年担任管理员起,虽然家里琐事多,他也没有一天因为私事耽误过工作。今天,小小的陈家坡会议旧址展馆每年接待游客数以百万计,他也总是以最饱满的姿态接待每一位来参观的客人。
自编自演顺口溜 有说有唱不平凡
杜天祥为了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陈家坡会议,让大家都喜欢整洁美丽的陈家坡新农村,年近古稀的他不断阅读书籍、考证历史、多方请教,努力完善自己的讲解,渐渐地也成了陈家坡会议研究的“专家”,创作出近千字的《陈家坡的故事》。
“一五年,不平凡,总书记拜早年,群众的生活比蜜甜,知心的话儿说不完……”“古树的故事说不完,先说一九三三年,三三年八月十四日,日落西山红霞飞,这里来了红四团和义勇军,领导人是习仲勋……”“陈家坡不一般,明灯广场在眼前……”陈家坡会议旧址前的老树下,杜天祥打着快板,用地道的老陕腔吆喝着陕北民谣,游客和研学的学生沉醉其中,仿佛穿越回了陈家坡当年的革命岁月……
杜天祥的讲解总能收获参观者们最热烈的掌声,许多游客专程“点名”找他讲解,其他地方的讲解员也慕名而来向他请教讲解技巧。
感谢党的好政策 传播党的好故事
杜天祥在每次结束义务讲解时,总忘不了宣传家乡照金的变化。几年前,陈家坡村民还住在石头墙、石板房的旧村子里,而如今38户村民都住进了集中安置的新房里,办起了农家乐,过上了过去做梦都不敢想的幸福生活。杜天祥一再告诉大家,村民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都是因为党的好政策。“我要一直在这里给大家义务讲解,讲好党的故事”杜天祥自豪地说道。
如今,66岁的杜天祥经常说:“我愿意一直守护革命旧址,守护这笔精神财富,将那段热血沸腾的故事传播出去,将那段应该永远被人们铭记的历史和精神传承下去。”
热心的哥拾金不昧 树立身残志坚好榜样
高雪林,男,1984年10月生,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长征出租车司机。高雪林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出租车驾驶员,兢兢业业工作12年,他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始终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严格自律、热情服务,为广大出租车司机树立了良好榜样。高雪林曾获“陕西好人”等称号。
拾金不昧传递正能量
2021年1月27日晚22点左右,一位姓梁的顾客乘坐高雪林驾驶的出租车,下车时,不慎将自己的黑色手提包落在了车里,包中装有现金、银行卡、车钥匙、手机等物。重要的物品丢失,梁某当时特别焦急,但是他自己记不得车牌号,不知怎么找到丢失的物品。
在发现顾客遗落手提包后,为了尽快联系上失主,高雪林立即将手提包交到了吴起县城镇派出所值班民警手中,通过值班民警联系上了失主梁某。就这样,梁某的包很快就找着了,当梁某看到包完好无损,里面的东西一样没少时,坚持要拿出部分现金要感谢高雪林。高雪林表示自己不需要任何回报,他认为这是每一名出租车司机都必须遵循的职业操守。这种拾金不昧的故事在他身上发生不止一次,每当乘客在车上丢失手机、钱包、衣物等,他都会想方设法联系到失主“完璧归赵”,因此多次获得乘客的赞扬和公司的肯定。
文明行车树立好榜样
高雪林自2010年在吴起长征出租汽车有限公司从事出租车驾驶工作开始,安全行车100余万公里,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这几年来,他始终将“安全第一”作为行车最高准则,时刻绷紧安全的“弦”。主动积极参加公司的安全学习,时刻掌握最新交通法规;宁可误工也要保持车辆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转,不开“带病车”。坚持合理作息、规律生活,不开“疲劳车”;保持乐观开朗状态,从不将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不开“赌气车”。坚持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不开“英雄车”。
身残志坚仍关爱他人
诚信朴实的高雪林,家境并不富裕,且双腿患有残疾。他上有双亲需要赡养,下有两个孩子需要抚养,妻子没有正式工作,靠打零工维持生计,他每天起早贪黑,冒着严寒,顶着酷暑,用微薄的收入支撑着全家的生活。即便生活并不赋予,但他始终把“做最好出租车司机”作为事业追求,工作态度严谨认真,用微笑和过硬的驾驶技术迎接来自各地的顾客,努力为乘客提供安全、舒心、快捷的服务。
播撒爱心树邻里榜样
其实这样助人为乐的事情,在高雪林身上还有很多。帮助行走不便的老人、残疾人乘车时,他会下车主动上前搀扶,确保他们安全到家里才离开。受到他人的夸赞时他总是谦虚地说:“这是举手之劳而已,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儿”。
在社区里,一提到开出租车那家人大家都晓得,“那可是一家好人啊,经常帮助邻居,与人方便,一家人都和和睦睦的,从没听他们吵过架。”高雪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平凡工作者不平凡的点点滴滴,用质朴的爱心传递温暖。
基层信访干部创新探索“六诊法”化解难题为民解忧
刘君孝,男,1970年3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华阴市信访门诊主任。刘君孝从事信访工作20多年,始终坚守信访一线。近年来,刘君孝运用自创的“六诊法”矛盾调处机制,先后受理各类信访案件512件,成功化解461件,调解率90%以上,有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刘君孝曾荣获陕西省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先进个人、陕西省排查化解重信重访工作先进个人、“陕西好人”、陕西省最美信访干部等称号。
勇挑重担 创新探索“六诊法”
2017年初,刘君孝被任命为华阴市信访门诊主任。当时,华阴市积压有300多件信访案件,赴省访、进京访时有发生,社会矛盾化解的形势异常严峻。没有方法可借鉴,没有经验可学习,他思来想去,只有一条路——创新,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他学枫桥、赴宝鸡、到商洛,学习各地的好经验,并结合工作实际,探索总结出了信访“六诊法”矛盾调处机制,通过“预诊”评估排隐患,“坐诊”疏导开良方,“出诊”便民树形象,“急诊”现场防激化,“会诊”施策破难题,“复诊”回访防纰漏,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这一独创的“六诊法”矛盾调处机制,在调处社会矛盾、办理信访案件中的作用非常明显。
为了及时办好初信初访,2019年在他的建议下,全市2办4镇及114个村、15个社区建立起了信访工作室,使基层90%以上的信访案件得以案结事了。
甘于奉献 全心全意解民忧
岳庙办某村民屈某长期在外打工,家中妻子患有癫痫病,跟着他东奔西跑,由于人户分离,家里的危房又长期无人居住,经村级评议镇办审核将其拆除。屈某回家看到房子化为乌有,无家可归,便多次找村干部讨说法,然而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案件转到信访门诊后,刘君孝及时召集门诊工作人员进行“会诊”,研究对策,寻求解决途径。前后用了半年时间,走访50多人,召开5次协调会,最后通过努力,为其争取到一套安置房,屈某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华阴市某企业职工董某1988年7月因公出差发生交通事故致腿部伤残,由于企业改制等原因,赔偿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多年来到各级信访部门上访。案件转到信访门诊后,因时间跨度太长,刘君孝犯了难。他综合考量当事人存在伤残及家庭困难,带领工作人员多次与主管部门联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主管部门给董某一次性生活补助11000元,长达30年的信访案件得到解决。
敢于担当 平凡岗位写忠诚
针对突发性强、防范处置难、社会影响大的缠访、闹访、群访等重大敏感事件,刘君孝成立信访门诊服务队,自任队长,及时处置化解各类突发信访案件。
2019年春季,一河两岸项目建设施工现场热火朝天,郝某因前期置换地赔偿款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多次叫人出来阻止施工,形势危急。接到举报后,刘君孝立刻带领信访门诊服务队赶赴现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其离开工地。经过耐心劝导,不仅解决了置换地赔偿款问题,而且避免了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一路探索,一路积淀,一路创新。刘君孝带领信访门诊一班人,从化积案、建机制、控源头、抓规范入手,紧扣“事要解决”这一主线,把信访当家事、把群众当家人,使华阴市社会信访案件大幅减少。2019年陕西省华阴市的信访工作由陕西省渭南市的“重点管理县(市)”一举跃升为陕西省“省级信访先进县(市)”,2020年7月陕西省信访系统“人民满意窗口”现场会在华阴市信访门诊召开,华阴市信访门诊的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受到群众的好评。
“爱心教授”捐资百万助力莘莘学子圆梦
王世绍,男,1927年3月生,西安交通大学纪委原副书记、离休干部。王世绍出生在上海,随校西迁在西安扎根60多年。从20世纪90年代初,王世绍开始向希望工程捐资助学,多年来从未间断。2010年起,王世绍资助仲英书院贫困学生;2017年,他设立“王世绍助学金”,资助20多名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王世绍和老伴仇启真还拿出50万元捐赠给西安交大教育基金会,用于奖励仲英书院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截至目前,王世绍向希望工程、西安交通大学捐赠的助学金已超过百万元。王世绍先后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陕西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爱心教授”铺就寒门学子求学路
王世绍曾任西安交通大学纪委副书记。有一年,他响应国家干部下乡带领农村建设的号召,支援安康三线建设。工作的三年期间,他深入贫困地区,报名到贫困山区整顿农村社队工作。这些经历,让他深刻意识到,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一环。
“要让孩子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这个念头,像一粒种子在王世绍心里生根发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离休后的王世绍通过希望工程等渠道向特困学生提供资助,还与十几位贫困学生结成对子,资助他们完成学业。2011年初,王世绍与西安交通大学勤工助学办公室联系,拿出2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此后,他每年资助3-4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每年4000元到5000元。2017年,他又设立“王世绍助学金”,每年拿出6万元用来帮助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他还向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了50万元,用于奖励学业优秀的学生。2018年,王世绍资助12名在校生,每人5000元。
“把钱花在贫困孩子身上值得”
王世绍特别关心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状况,经常参与学生们的课外活动,与青年学生座谈交流。他的这份爱点燃了很多交大学子心中的火焰。
2015级管理学院本科生杨阳来自陕西米脂县,入学后曾连续2年受到“王世绍助学金”资助。如今,他在上海交通大学求学,即将完成研究生学业。杨阳说:“王老师的资助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学子顺利完成了学业,非常感谢他和像他一样的爱心人士,从他们身上,我深切感受到了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这对我来说既是前行的榜样,也是奋斗的激励。”
最好的感谢是行动。大二的时候,杨阳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去云南施甸支教活动,还去交大一附院、二附院做志愿者。研究生求学期间,他参加党建专项、助力脱贫攻坚社会实践活动,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
“我只做了一点为人民服务的小事”
帮助别人,他倾囊相助,而他自己的生活却朴素至极。家里的一张桌子“服役”了四五十年,还在使用着。他说:“我和老伴儿每月的生活费花不了多少,剩下的钱花在孩子们身上,花在教育上,比花在我们自己身上更有意义!”
除了资助贫困生,每次听说哪里有灾情,王世绍也总是慷慨解囊。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发生后,王世绍积极向灾区捐款。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王世绍捐款2万元用来支持抗疫工作。
总有人问他:“你到底图啥?”他回答说:“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党给的。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我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党分忧、为灾区老百姓解困,这是一名党员应该做的。我捐资助学,不奢求回报,帮助他们,我心里踏实。希望他们健康成长,用所学回报社会,这就足够了。”
多年来,王世绍一心向党,用无私奉献、离而不休的宝贵品质,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改变了很多贫困学子和贫困家庭的命运。
好媳妇精心照顾瘫痪公婆任劳任怨
杨兰兰,女,1987年12月生,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石潭镇村民。12年来,她坚持照料瘫痪在床的公公和婆婆,抚养一对年幼的儿女,经营自家8亩葡萄园,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展现出女性博爱、坚毅、善良的形象。杨兰兰曾入选“陕西好人榜”。
勇敢承担生活变故
杨兰兰出生于礼泉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她从小就是一个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的女孩。2010年12月,杨兰兰经人介绍和丈夫结婚,婚后夫妻恩爱有加、其乐融融,家庭和谐美满。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2月,公公突发严重脑梗,虽尽全力治疗,但还是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杨兰兰就主动担起责任,和婆婆一起照顾公公。2015年3月,婆婆在夜间照顾公公时不慎摔倒,当即被送往医院救治。经诊断,婆婆高血压引起大脑出血,由于年龄偏大难以恢复,杨兰兰花光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欠了近10万元外债全力救治婆婆,最终还是和公公一样,变得生活不能自理,长年瘫痪在床。当时杨兰兰正怀着第二个孩子,巨大的生活压力重重地压在了杨兰兰的肩上。
柔弱之躯撑起养家重担
一个家庭两个瘫痪的老人、一双年幼的儿女,杨兰兰曾一度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可当她看到可爱的儿女、可怜的老人和无奈的丈夫时,又觉得自己不能垮,倔强的她强打着精神,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她与丈夫商议,丈夫外出打工挣钱,自己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从那时至今,杨兰兰数年如一日照顾老人。她经常换着花样做公公婆婆喜欢的饭菜,天气好时,还会把两位老人推到村里的文化广场,让他们和邻里拉拉家常。遇到公婆大小便失禁,她都会及时清理干净、换洗衣服,不从抱怨。两位老人常含泪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这些年真是苦了这孩子,照顾我们一家老小。”2019年年底,婆婆安详地离开了人世。现在杨兰兰一如既往地精心照料着公公的衣食起居,不离不弃。
传播爱心乐于助人
淳朴与智慧并存的杨兰兰,看到身边群众的果品销路难,她偷偷记在心上。为了帮助村里贫困户解决水果销售问题,杨兰兰开起了网店,并用自己的农产品一次次作为福利,换取了邻里们的信任,成功地帮助村里贫困户销售农产品,让邻里们可以安心种庄稼对生活有期盼。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由于邻居家82岁王奶奶的孩子们无法回家探望,杨兰兰就主动给王奶奶送餐,连续照顾老人3个多月。杨兰兰用多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传播着爱心。她用行动给有需要的人带去温暖,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分展现了热爱生活的淳朴真诚的情怀。
孝老爱亲终不悔,弘扬美德好典范。杨兰兰十多年如一日,孝敬公婆、抚养子女,乐于奉献,用柔弱之躯撑起养家的重担,用实际行动书写良好家风。
好儿媳精心照料患病婆婆14年
张俊,女,1974年4月生,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崖里坪延长石油小区居民。2008年,张俊从北京前往丈夫陈北生老家陕西延安给婆婆看病,在亲眼目睹婆婆因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后,张俊主动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环境来到延安,悉心照顾婆婆衣食起居14年,任劳任怨,无微不至,彰显了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尽孝不能等
“久病床前无孝子,没想到这个儿媳妇能坚持这么多年。”“能主动从北京辞职回来照顾患病婆婆,这哪里是儿媳妇,简直比闺女还孝顺!”“端屎端尿侍候衣食起居不说,还经常无端受骂挨打,一直不离不弃,这儿媳妇真是了不起!”说起张俊,陕西省延安市崖里坪延长石油小区的邻里邻居,对这个从北京“回来”的儿媳妇赞不绝口。
张俊出生于湖北,工作在北京,2006年,她和同在北京工作的陈北生相识相爱,步入婚姻殿堂,照顾婆婆的事儿还得从2008年说起。
那年冬天,陈北生的母亲患上重度哮喘,加上本身就患有精神类疾病,夫妻俩得知情况后火速赶回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永坪镇为其治病。
那是张俊第一次见到婆婆,也是第一次看到婆婆的生活环境,记忆中的景象让她一辈子难忘,据她回忆:“那是一孔破旧不堪的窑洞,炕上地下到处是垃圾,窑洞里阴冷潮湿,散发着一股股霉味。婆婆不记得任何人,犯病时随地大小便,不时就捡拾一些野草、塑料袋、发霉的饼子往嘴里塞,潮湿的衣物直接穿到身上,被人阻止便会大发脾气,打骂人……”
心地善良的张俊完全接受不了眼前看到的一切,她当时哭着说:“都这个年代了,人怎么可以这样生活”一边哭就一边收拾起来……从那时起,她便萌生了照顾婆婆的想法。
婆婆住院期间,张俊每天帮婆婆梳头、洗衣服、收拾床铺、做饭、擦洗身子,有时候婆婆像突然不认识她一样反手就打,犯病时口吐白沫抽搐在地,样貌非常吓人。张俊虽然心惊胆战,但始终不离不弃守在身旁,直到婆婆病情好转出院。
为照顾婆婆,回京后张俊每月两地往返4次。千里奔走不仅消耗精力,工作也耽误了不少,于是她和丈夫陈北生商量,决定辞职去延安全职陪伴婆婆。“钱可以少挣,但尽孝不能等”,张俊温暖的话语像一股暖流让陈北生落下两行热泪,两人相拥而泣。
辞京尽孝心
2012年,张俊再次回到婆婆身边,从此便不离不弃地照顾起婆婆的衣食起居。平时做饭时,婆婆会突然冲进厨房对她又踢又打,好不容易做好的饭会被婆婆推倒在地;一次抢夺婆婆即将塞到嘴里的塑料袋时,被婆婆抡拳将张俊打成肩胛骨裂……“这些我都不在意,最担心的还是婆婆的安全。”张俊说,尽管万分细心,有时还是会有疏漏。一次自己出去买菜的功夫,婆婆就在厨房自己做饭,把房子烧的一团糟。“万幸啊万幸!家具烧了可以慢慢攒钱重置,婆婆人没受伤、没受惊吓就好!”说起这件事,张俊至今心有余悸。
陪伴到永远
2017年婆婆的病情有所好转,那是张俊最开心的一年。她说:“最高兴的是婆婆精神好转,已经不再吃塑料袋、野草之类的脏东西了,有时候还会一个劲儿地给我盛饭夹菜,需要什么水果和蔬菜会告诉我要去买,看到婆婆现在的良好状况,感觉像是做梦一样不敢相信,觉得一切都值了。”
谈到以后的打算,张俊说:“过些时候,我考虑把婆婆接到北京和我们一起住,这样她就能天天见到儿子,当然要她自己愿意,如果想留下来我还会陪着她。”
林场“夫妻哨”29年巡山播绿护秦岭
张彦明,男,1973年11月生;苟冬云,女,1974年10月生。二人系夫妻关系,均为陕西省宝鸡市凤县留凤关林场职工。自1993年参加工作至今,夫妻二人舍家为林,与大山为伴,坚守留凤关林场榆林铺管护站29年,寒来暑往,巡山、播绿、护林,为保护秦岭森林资源、守护秦岭生态安全奉献青春。张彦明曾被评为全国“最美护林员”;夫妻俩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最美生态卫士”“陕西好人”等称号。
无私奉献守护青山
夫妻二人所在的榆林铺管护区有2881公顷,全部处于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管护区内分布着红豆杉、连香树、水青树、华山松等树种,还有林麝、黄喉貂、黑熊、野猪等野生动物。这么大的区域,夫妻俩全部巡护一次需要5到6天时间。几年来,夫妻二人风雨无阻,林区里的山路通向哪儿、溪流流向哪儿、有哪些动植物资源等等,夫妻俩都了然于胸。
巡护的路,常常是夫妻同行。“管护区山大沟深路难走,为了安全,护林员在巡山时都是要求两三个人同行,在山里有时候会碰到黑熊、野猪等野兽出没,我会担心,还不如跟着他一起巡护,至少路上有个伴。”苟冬云笑着说。夏季是蛇虫经常出没的时节,“袖口裤腿都扎紧,天再热都不能解开。”张彦明说,即便全副武装,总也免不了被野蜂蛰一下,或者被虫子咬一下,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巡护路线大部分是崎岖的林间小路,要靠双脚一步一步走过去,遇到陡坡和大石头,不仅需要手脚并用往上爬,还得预防着脚下打滑,爬坡溜坎趟水是常事。2019年9月,张彦明到林区里为红外相机更换电池和采集卡,踩着搭石过河的时候,不慎摔伤,造成尾椎骨骨折,医生叮嘱他要卧床休息3个月,想到管护站里人手少,任务重,张彦明仅仅休息了3周就返回了工作岗位。妻子苟冬云想起丈夫骨折的事,至今还心疼不已。
夫妻同心勇于担当
夫妻二人脚踏实地,经历了凤县林业从伐木生产到生态管护的转型,他们的角色也从指导生产的施工员,变成了守护绿水青山的护林员。他们把对青山的爱深深烙在了心里,把对山、水、林、草的情融入到每天的巡护工作中。
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5月是森林防火期,为了让更多群众认识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张彦明夫妇在巡护时挨家挨户上门开展防火宣传。这些年来,榆林铺管护区从未发生过森林火灾和其他林政案件。
长期扎根在林区森林,也意味着他们夫妻无法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谈到家庭时,他们说:“我们把守护的这片森林也当做自己的家,每一个生物都是我们的朋友,真的非常感谢父母孩子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让秦岭常绿、河水常清、野生动物长存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