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地市新闻 >  正文
砥砺奋进 逆境笃行 全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020年,面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困境,延安市工信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牢牢立足本职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危中寻机、转危为机,全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一年以来,成果颇丰,亮点纷呈。

亮点一:抗疫助企措施有力

在年初抗疫情、促复工关键时期,我局认真落实中省复工复产政策,积极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建立“日报”制度,受到省工信厅发感谢信表扬。发扬“自给自足、自力更生”的精神,积极引导支持我市本地6户企业通过技改转型生产防疫物资,为全市防疫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物资保障。参与制定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系列措施,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延期办理,特事特办、急事快办,累计为中小企业减税降费12.43亿元,减免房租4300多万元,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和技改资金8565万元,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14.47亿元,无分歧账款清偿率达到100%。充分应用大数据平台开展疫情态势监测,协调组织各大运营商开展全方位、多频次的防疫宣传,确保防疫知识和政策全民知晓。

亮点二:工业经济持续恢复

积极应对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印发了《关于建立延安市稳增长促投资地企联系会议机制的通知》,按照“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思路,扎实组织召开工业经济运行联席会议,加强对国内外、省内外以及市域内经济形势的监测分析,着力破解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所遇到的难题,累计向市委、市政府报送《送阅件》共25期,充分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5.0%,较1-11月收窄1.0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6%,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1.6%,分别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5、0.6个百分点。认真贯彻落实“四补”措施,今年原油产量、价格双双下降的情况下,非油、非能工业稳定增长,成为拉动全市经济逐渐回升的新增长点。全市非油、非能工业增加值自3月份以来连续11个月保持正增长,全年分别增长3.7%和8.8%,分别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6、0.9个百分点,非能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由上年10.5%提高到13.7%。

亮点三:项目投资超额完成

发挥工业投资稳增长工作专班作用,紧盯重点工业项目,做好跟进服务,加快手续办理。认真研究制约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促进项目早竣工、早投用。全市118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39亿元,开复工率达96%,累计完成投资44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任务83%,5个省级跟踪服务项目今年累计完成25亿元,全部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持续增长,增速6.1%,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52.3%,增速持续位居全省第一,工业投资指标均超额完成省市计划任务。

亮点四:排忧解难助企发展

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全面梳理能源工业产业、化工产业、制造产业、应急产业四大链条及其企业名录,建立了“链长制”,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断点,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发挥地企联席会议作用,分批次征集企业在生产运行中存在的环境整治、资源配置、政策落实、要素保障、手续办理等问题,形成《问题清单》。通过日跟踪、周分析、月汇总、季点评的方式,部门联动、县区互动,累计55项《问题清单》,已办结了45项问题,办结率达82%,重点解决了一批影响产能释放的关键问题,企业满意度达90%,有效的拉近了地企关系,为地企合作共赢搭建了一座“跨海大桥”,成为政府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亮点五:应急产业推动转型

为推进建设延安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工作,成立推进建设延安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产业协会,配套印发应急产业培育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造“两带四基地八集群”,推动“应急 全产业链”加快培育,应急产业发展将成为全市经济增长极和产业辐射源。成功举办了应急产业业务培训班,参训人数超过300人,提高了领导干部和工业企业对应急产业的认识水平,引导企业围绕应急产业实施技术改造。延安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南泥湾培训基地已成功挂牌。推动市政府与中国电子工业互联网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我市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两化融合、工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

亮点六:民营经济活力增强

牢固树立“服务民营企业就是助推延安追赶超越”的意识,整合形成以“一网络、两平台、三响应”为核心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提供最优质便捷的服务。组织召开全市民营企业恳谈会,着力解决民营企业所难所急所盼。成功举办《中小企业大讲堂》和“助复工、促发展、稳就业”公益网络招聘各两期,组织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体纳税人学堂”等40余次助企公益培训活动,适时召开“2020年政银企对接筹备会座谈会”,开展民企沙龙“暖春公益行动”,积极开展“网络助企服务”活动,发布服务产品32次。积极申报2020年省级中小企业专项、技改资金7065万元;申请创新创业特色载体租金补贴80万元;返还18户新增规上非能源工业企业新增税金1058万元。2020年各类市场主体、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分别达到20.77万户、4.8万户、4.3万户,分别增长13.5%、13.2%、14%,实现了“三个稳增不减”。

亮点七:工业园区运行平稳

按照“县域经济抓园区、园区重点抓工业”思路,以“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为引领,逐步建立了以能源综合利用、农产品加工为主,装备制造、轻工产业和新材料产业为辅的县域工业集中区梯队发展体系,4个园区入选《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8个园区创成省级示范县域工业集中区(全省50个)。争取省工信厅、省财政厅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220万元,黄陵店头煤化工产业循环经济集中区被列入全省十大能源化工园区基地之一,被评为2019年度省级县域工业集中区先进单位。2020年,全市17个县域工业集中区入驻企业466户,吸纳就业4.6万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19亿元,延川壬庚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EPS、延安斯派尔装配式房屋产业园、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等27个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全年工业集中区实现工业产值476.27亿元,同比下降4.3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6%;实现营业收入521.38亿元,同比下降8.96%;实交税金40.56亿元,同比上涨0.52%。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园区有10个,营业收入增速超过10%的有6个。

亮点八:5G建设加速推进

抢抓“新基建”政策机遇,科学编制5G通信基站站址布局专项规划并纳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为5G网络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成立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制定了5G基站建设计划(2020-2022)。2020年全市建成5G基站1443个,开通基站1227个,开通率85.03%。全市新增光缆1.13万公里,完成全年任务的452%。将4G、5G固定资产投资纳入统计范围,完成投资3.99亿元,超计划任务1.04亿元。印发《加快延安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及5G创新发展2020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5G示范应用和产业发展。市政府先后与电信、铁塔、移动、联通延安分公司签订了《5G 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计划三年增加5G网络建设投资4.18亿元。

亮点九:信息融合赋能发展

全面推进工业大数据应用,促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印发了《延安市推进工业大数据应用促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0-2025年)》。市工信局与延安电信、延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延安市工业互联网二级解析点项目建设意向书,为后续信息化赋能全产业链奠定了基础。陕煤黄陵矿业集团、延长石油集团公司被评为国家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延安电线电缆公司、鸡业等评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对全市199户规模以上企业进行了两化融合评估诊断,累计争取两化融合补助资金1545万元。大力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到100%,累计约有7.2万户农村居民用上宽带网络,近2万农户利用网络发展电子商务。组织实施二道街架空光缆落地和全市268个老旧小区线路改造工程,累计投资4100万元。电信业务总量达275.65亿元,增长22.1%,创历史新高。2020年10月,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红艳受到国家工信部通报表扬。

亮点十:行业管理成效显著

建立了由政府储备和企业社会责任相结合的食盐储备体系,完成省级1000吨食盐储备和市级700吨储备任务,全年食盐销售3498.33 吨,工业盐销售 1061.4吨,盐务管理持续强化。认真排查局系统改制企业遗留的各类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原延安机械厂两个重点信访案件,上访为下访,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信访案件得到了妥善化解。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成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了安全管理人员取证、特种操作人员职业技能鉴定、青工文化教育、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知识学习、安全技能教育等一系列培训工作,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