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发展 >  产业政策 >  正文
地方动态│安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日前,“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活动走进安徽。调研组一行深入合肥、芜湖两地,走进企业的生产一线,重点聚焦安徽省新型工业化推进的重点领域、重要任务,结合具体案例和企业生产的生动场景,突出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安徽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在调研走访中,调研组充分肯定安徽省在制造强省建设中密集打出“组合拳”,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造等产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凸显出“安徽特色”。

近年来,安徽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锚定打造“三地一区”的战略定位,深入贯彻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推动了安徽从传统农业大省向制造大省的转变,还成功实现了从能源原材料基地到新兴产业集聚地的历史性跨越。

2024年以来,安徽省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密集打出制造强省“组合拳”,体系化推动安徽省工业经济位次前移、持续向好。1-7月份,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高于2023年同期1.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5位,长三角、中部地区和工业大省第1位。

在服务型制造方面,安徽省积极促进集群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2024年将认定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80个左右。


图片
图片

科技创新驱动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发展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本次调研中的企业主动创新探索,尽显安徽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在中国信通院政经所新型工业化部主任王超贤看来,安徽厚植创新生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孵化,不仅推动了在量子科技、聚变能源等未来产业领域走在前列,还孵化大批的创新型企业,也引领带动了大量企业技术创新突破。

在科大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大厅里,多种智能充电设备琳琅满目、电力网络检测机器设备一应俱全、轨道交通检测机器人灵动自如……

据了解,该公司是国内第一批探索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的研发企业。最新换电站解决方案集换电、充电、监控、消防、智能温控、电池维护保养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车、站、电池、云全程智能网联,最快可在60秒内更新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目前已为多家车企打造了专属智能换电站。“围绕掌握的核心技术,已经研发出配用电自动化系统、新能源充电桩及储能设备产品等系列化产品,同时正在开展电力巡检、作业机器人产品及技术的研发。”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创新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近年来,安徽省立足于科技创新上的优越积累,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研发投入强度居全国第7位,制造业企业创新活跃度居全国第3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国第5位;在全国率先出台“三首”政策,累计培育“三首”产品1697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700亿元。

将玉米淀粉等原料放在发酵罐里搅拌,让微生物边“吃”边生长,从而代谢合成出氨基酸产品。这类产品已广泛应用在了新材料、动物营养、日化护理等领域。在安徽华恒生物公司的一楼大厅里,华恒生物研究院系统与合成生物学中心研发课题组负责人刘勇手拿一瓶纯白色颗粒介绍,这是经微生物厌氧发酵规模化生产的L-丙氨酸,企业实际生产中,至于如何产出特定品类产品,还可以通过基因编辑、代谢工程等技术来实现。

在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大厅,琳琅满目的样品让人应接不暇,从手机外壳到球鞋、从足球到汽车座椅,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使用了这家公司生产的材料——无溶剂聚氨酯复合材料。“这是一种颠覆性的技术,相比传统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它在整个生成过程中都不使用有机溶剂,不仅具有卓越的环保性能,而且耐磨耐刮、耐曲折、耐老化、手感柔和、触感细腻。”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公司具有年产聚氨酯复合材料8850万米、年产聚氨酯树脂7万吨的生产经营能力。

得益于“平台+攻关+应用”多渠道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在安徽,创新技术层出不穷、创新产品引人瞩目。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安徽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目前已拥有3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4家、居全国第6位。

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实施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编制《安徽省产业基础再造发展目录(2024年)》,研究制定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任务榜单,收集产品和技术68项,实施产业基础能力提升项目60项。

加速成果应用转化。实施制造业中试能力补短板行动,支持合肥、芜湖、蚌埠等14家省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建设。加大“三首”产品推广应用,构建展示推介、政策支持、产需对接等全链条示范应用体系,累计培育“三首”产品1697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700亿元。

绿色制造是实现生态工业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安徽省通过实施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方案,启动全省双碳管理一体化平台建设,开展首批示范园区示范创建工作。深化排污权交易工作改革,在全省域开展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类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将“ESG评价”作为省级绿色工厂优先推荐项,新认定安徽省绿色工厂150家。



图片
图片

“点线面”同发力


加快智改数转步伐
“化验粒数631颗,样品纯度84.99%、不完善率3.4%、黄米率9.56%、垩白率5.64%……”在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大厅里,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该公司数智化分选技术。随着机器的开启,短短的几秒钟,一份被掺杂多种杂质的大米被精准地分选开来,随即一份完整的分析报告让分选的相关数据清晰明了。“这款色选机每个通道每小时就能分选4吨原料,最大一款机器可以有13个通道同时工作。”工作人员介绍。

由美亚光电自主研发的全数智化的大米生产线,从原粮入仓、砻谷、碾米、抛光、碎米分级、分选、成品包装等全过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减少人工干预,让产量智能适配,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稳定性。“我们公司从2015年就开始布局用数字化改造适度加工,通过源头上的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设计,公司已建成两座智能工厂,拥有多条先进的智能化生产线。”该公司副总理吴明介绍道。

在芜湖海螺箬帽山矿区,一辆辆大型矿车往来穿梭,有条不紊地装料、运输、卸料,一套操作行云流水。让人惊奇的是,这些庞然大物的驾驶室中却并无司机,原来它们是矿区的黑科技“无人矿车”,这些车辆可以根据电脑路径规划,结合车身感知,实现装料、运输、卸料等全过程无人作业。

作为海螺集团的下属公司,安徽海博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一直专注露天矿山的智慧化运营,借力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螺智矿”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在芜湖箬帽山建成了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水泥矿山矿车无人驾驶项目。

美亚光电全数智化的大米生产线、“海螺智矿”无人驾驶等正是安徽省加快智改数转网联步伐的生动案例。

近年来,安徽省通过“智改+数转+网联”多能级构建数智赋能体系。

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持续推进5G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新建5G基站1.6万个、累计13.8万个,总数居全国第一方阵。持续推进芜湖一体化智算中心、国创智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开通服务,“东数西算”芜湖数据中心集群正式上线,羚羊平台发布业内首个全国产化算力底座,截至6月底,安徽省智能算力规模超10000P。已建成10家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并完成与国家顶级节点对接,累计标识注册量达5亿个。

分层分类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出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及若干政策,坚持“点线面”同步发力,提升重点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和园区的数字化转型质效。全省共有1.91万家规上企业启动了数字化转型、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八成以上,其中1.17万家实现了数字化改造、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五成以上。累计打造全球“灯塔工厂”5个、居全国第3位,培育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个、居全国第2位,培育国家级5G工厂19个、居全国第4位,培育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国家级特色平台22个,均居全国第5位。安徽省成为全国首批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省,合肥、芜湖先后入选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促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编制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大模型+软件开发”生态体系,培育一批以讯飞星火、“知了”工业品大模型、羚羊工业大模型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羚羊工业大模型、容知日新设备运维平台等1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居全国第7位。安徽省48家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数已超950万台(套),工业模型及工业APP约2.8万个,服务企业近20万家。





图片
图片

产业迈向高端


打造链群融合生态
在偌大的奇瑞智造一工厂的焊装车间里,各类机器人挥舞着机械长臂很有节奏地工作着,随着焊花的不断闪烁,一个个焊接点随即完成。“一辆车有5000多个焊接点,每一个焊点都关系到每辆车的强度,这就要做到焊接质量达到100%。”该工厂高级经理王玉辉介绍说,全厂焊装工艺流程,共配备机械臂660多台,自动化率达到97%。

在奇瑞智造总装车间的混合生产线上,一辆辆组装好的整车正在接受AI视觉质检机器人精准质检。通过智能化技术赋能,工厂可以实现燃油车、新能源电车及混动车等的多种车型混线生产,每一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整车。

汽车产业是安徽的“首位产业”,奇瑞汽车是“首位产业”的“首席企业”。2024年1至7月份,奇瑞累计销售汽车1296380辆,同比增长45.4%。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举措。奇瑞正是安徽省新兴产业代表性企业之一。近年来,安徽省不断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力推进了新型工业化进程。从“铜墙铁壁”演进至“芯屏汽合”“集终生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逐年增长。2023年,安徽省汽车全产业链、装备制造营收突破1万亿元;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营收分别居全国第3和第2位;新型显示产业营收居全国第2位,显示面板产能约占全国17%、全球10%;晶合集成晶圆代工营收居全球第9位、全国第3位;机器人产业营收居全国第6位;“新三样”产品中,全国1/5的光伏组件、1/7的锂电池、1/8的新能源汽车是“安徽造”。

“我们为奇瑞设计研发的E4G16塑料可变长度进气歧管,配套奇瑞E4G16发动机,使之最大功率达93kW/6150rpm,最大扭矩达160Nm/3900rpm。”合肥恒信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华甫介绍,目前该企业基于市场需求已开发出多款国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其中主动式油气分离器、电子油泵、热管理模块等产品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新兴产业是新型工业化的龙头,需要政策、资金、资源、机制等方面支持,为此,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部门通过“链条+集群+生态”多维度构建链群融合体系,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一链一策”谋深产业发展。围绕重点产业链,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企业链→产品链→要素链”六链有效衔接、协同发力,突出产业链关键环节、标志性产品、价值链水平锻长板补短板,“一链一策”研究制定智能家居、医药工业、人形机器人、镁基材料、智能传感器等重点产业链发展行动,启动15条重点产业链“一链一策”研究工作,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成势。围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4433”万千亿产业(到2027年,培育形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4个万亿级产业,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绿色食品、现代化工、有色金属等4个超5000亿元产业,新型建材、优质钢材、智能家电(居)等3个超3000亿元产业,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3个超千亿元产业),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专项行动,梯次培育省级—国家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024年以来,培育首批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0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1个。

打造链群融合生态。围绕链群深度融合,“一集群、一专班、一方案、一政策、一促进组织”创新集群培育和治理模式,打造“产业链+集群”融合生态圈。积极促进集群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业,2024年将认定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80个左右、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00个左右。







来源:《安徽经济报》95日第02版报道,记者:田云泽。原标题:《安徽锚定打造“三地一区”的战略定位,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新动能”勃发“新优势”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