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财政厅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联动,强化、细化、量化系列支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惠普小微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建立银行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加大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2022年底,省财政厅牵头设立8亿元的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重点支持24条重点产业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等领域中小微企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贷款发生风险后给予最高50%的风险补偿。2023年“工信贷”“秦科贷”等子项目开始落地运行,省财政厅会同省工信厅、科技厅等部门积极宣传,鼓励合作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工信贷”共发放贷款136亿元,“秦科贷”共发放贷款281亿元,有效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领域,优化资金供给结构。
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更好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2023年省财政厅持续优化政府性融资担保奖补政策,通过保费补贴、风险补偿、农业信贷担保财政贴息政策试点等,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扩面、增量、降费”,撬动金融“活水”有效流向小微企业和“三农”,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我省48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新增担保业务1013亿元,较2022年增长36%,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撬动信贷投入2.8倍;支小支农业务占比92%,平均担保费率降至0.70%,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农户14.4万户。同时,聚焦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堵点,发挥省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作用,积极开展短期流动性支持业务,2023年为小微、“三农”和个体工商户转贷金额156.5亿元,转贷时间压缩至4.1天,节约融资成本6.8亿元。
优化普惠金融奖补政策,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我省出台《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上限,个人贷款额度上限由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额度上限由300万元提高至4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贷款给予贷款实际利率50%的贴息。同时,扩大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奖补政策支持范围,将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纳入支持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投放,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发挥考核导向作用,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为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相关部署,在对省级金融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结合各企业功能定位“一企一策”实行差异化考核,设置了在陕投资额、省内投融资额、支持实体经济贷款总量、绿色金融投资额、绿色信贷贷款余额、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增户两增、预付款普惠服务信托、涉农贷款余额、农险保费增速、新增担保业务规模等考核指标。截至2023年末,长安银行、省联社、秦农银行支持实体经济贷款总量达到8273.6亿元,较上年增长14%。通过目标考核,有效引导省级金融企业加大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力度。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进一步推动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发力,支持金融企业找准金融服务的发力点,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持续强化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助力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继续用好财政奖补政策,做大做强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发挥区域龙头作用,带动业务规模拓展。二是用足银行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加强政策宣传,扩大“工信贷”“秦科贷”等子项目规模,设立“文旅贷”子项目,支持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融资。三是进一步完善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发挥好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推动省级金融企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